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2、状


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上面的照片来源于(《漢語大字典》第二版,p1430)

《说文》:“狀,犬形也。从犬,爿(qiáng)聲。”

zhuàng 《廣韻》鋤亮切,去漾崇。陽部。

①犬形。引申为形状。如:状貌;状态;奇形怪状。《说文•犬部》:“狀,犬形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形状。”《玉篇•犬部》:“狀,形也。”

宇宙、天、地(自然界被包含在‘地’中)和生命体(其实生命体也包含在 ‘地’中,也包含在自然界中,因为其特殊性,单独提出来)的正常状(态)(state),也被称为现象(phenomenon),比如: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生命体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腐烂变质、繁殖、睡眠等;在医学上把没有异常的生命体(以人为代表)称为:正(常);有异常的生命体称为症,即:正+疒=症,而表示非生命体的不正常的状(态)称为异,而歪(正+不=歪)应该更合理一些,而“歪”的含义比“异”的内涵要小。所以,文字是非常笨拙的。

看看正常状与不正常(异常)状之间关系,见示意简图4


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示意简图4

这样写出来简单,客观事实是:很多时候,正常与不正常是很难截然分开的,能分开的标准都是“人”定的。比如确定病症的各项指标。有些时候,本来是正常的被人们认为不正常,本来是不正常的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很多时候,正常与不正常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就不同。比如高血压的标准,《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在不断地变化,只是人为规定的而已。在临床实际中,常怀疑《指南》中内容和标准的不合理性,那些疑难问题成为讲课的专家们被提问时头痛的问题,也在临床中成为与同行发生争执的导火索。专家们总喜欢引用欧洲什么什么指南来套用在中国,其实很多时候根本不适用。用在欧洲也不适用。比如,规定高血压的标准为:≥(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mmHg),即使成年人,难道1.5米身高和2.1米身高的人,用同样的标准能行得通?根本行不通。成年长颈鹿的收缩压必须保持在200毫米汞柱以上。同样身高,但是年龄不同,体重不同,对血压的要求也不应该相同。前几年 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曾经把“β-(贝塔)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我就说,这肯定是不正确的,β-受体阻滞剂的乱用,必将导致很多人过早地出现心脏扩大型心衰。还好,现在又改了。即使改了,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低。这些内容将来还会随着对病症和身体认识的加深而改写。所以,不能认为教科书上的,或《指南》上的 内容一定都是正确的。毛主席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朱熹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状和物一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类,后面跟着的名词就有所不同。当和徵、癥症联系在一起时,逻辑关系变成如下,见示意简图5。后文还要专门讲徵和癥的含义。图中的“?”应该有相应的字来表示,不知道古人是否已经造出来过,如果没有,有聪明才智的人要抓紧造一个字来满足需要。


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示意简图5

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如分为气态、非气态;固态、固态,球形、非球形;等等,这里不赘述。


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奥林匹克山脉的状


仔细研究汉字后发现,每一个字都不能准确地用另外一个字代替。可以有大部分重叠,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用来表述同一事物,也是从不同的角度说的,比如:皇后、妻子、老婆、贱内,等。

请关注,敬请期待对下一个汉字的解读 。


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学医从学“字”开始系列之----- 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毫米汞柱   阻滞剂   气态   简图   汉字   受体   球形   高血压   欧洲   固态   生命体   身高   角度   标准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