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导语:时代在不断更迭,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也在一步一步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手机带给我们的影响了,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小至出生不久的小朋友,大至年岁已高的老人,使用手机的群体逐步向全年龄化转变。

手机像是一位随时陪伴在身旁的智者,所以现如今不止是大人们办公需要使用手机查资料,中小学生也需要使用手机查课外资料,而启蒙教育也需要“手机”这一传播媒介帮助推广,老人们则需要手机来打发时间,驱赶无聊孤独。

在“该不该给孩子使用手机”这一问题上就难倒了许多宝妈,要是不给的话,孩子总说“我就用手机查题看资料不行吗”;要是给的话,又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学习。

“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当面对“妈妈,我要玩手机”这句话,不同的宝妈有不同的应对招数,而回答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回答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

面对孩子的要求,不同的宝妈有不同的应对招数

“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1)光动嘴但是没有实际阻止孩子玩手机,久而久之,惯出来的习惯会让孩子不把大人的话认真对待,若之后再采取强制措施阻止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难度会愈发增大。

2)找借口搪塞孩子的父母,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学到父母的一些习惯,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效仿父母的样子骗人,说谎等。

3)在孩子看手机过程中找到更能吸引其注意力的事物或是活动,让孩子认为世界上不止玩手机很有意思,有其他事情会比玩手机更加令人感兴趣,比如:益智类的玩具、课外书籍、出门郊游。

“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其次也起到了锻炼孩子思维方式,丰富孩子知识储备,提高孩子动手实践能力等作用,使其得以全面发展与进步。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也避免了手机的危害。

4)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偏激,有时候孩子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长时间玩手机,还可能适得其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和语气,孩子的脾气也可能变得暴躁,自信心受挫,对新奇事物尝试的勇气值也会降低,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父母们需要投入的不仅是耐心、爱,技巧也很重要。我们不能禁锢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朝着我们计划的一切发展,同时也不能过度“放飞”孩子们的思想,变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的无规矩小孩,与孩子沟通同样需要技巧。

“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在与孩子共同的过程中,什么“聪明”优质的沟通呢?

与孩子交流也是一门艺术,学会聪明地沟通也是一种技巧。

1:良好的情绪:在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语气或者词汇,如果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的只言片语会伤及孩子幼小的心。在不良情绪跟小孩沟通,这时候很容易变成向孩子发泄情绪,传播负能量,会给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

2:善意的聆听:孩子说出“妈妈,我要玩手机”时,不要急于指责孩子、怀疑孩子是否要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刷视频,要学会倾听孩子用手机的目的。在交流时,要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进行有效沟通,这样不仅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态度,同时又做到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妈妈,我要玩手机”,回答也分三六九等,别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结束语:教育孩子不仅只是“说”就可以,还要学会聪明地说。在日常生活里,我家长其实更应该以身作则,首先要求自己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抽空多陪孩子去欣赏欣赏大自然,开拓眼界,让孩子知道这世界上有更加美好的东西等着他们去发现、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妈妈   孩子   可能会   逆反心理   手机   课外   自信心   招数   教育孩子   情绪   聪明   父母   方式   技巧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