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科普乳腺癌知识,乳腺癌互助圈与您携手对抗乳腺癌!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看着李阿姨又能辛勤做家务的视频,作为主管医生内心还是很受鼓舞的,要知道,1年前的那次经历差点要了她的命!

01

2019.01.18

我们第一次碰面——好聚·好散


“老叶,收病人啦~”“来了~”来自病房里医护之间的吆喝。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43岁,中年女性,状态良好,内心窃喜(嘻嘻~),看着门诊病例提示乳腺癌脑转移,“李阿姨好,我是主管医师叶医生,有外院诊治的资料吗?”,“有的!”随即李阿姨拿出了内科书般厚的资料还有各种影像胶片给我。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详细看完李阿姨零零散散的诊治资料,并详细问诊后,李阿姨这几年实在太不容易了!


2年前李阿姨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肿物,不痛不痒的,也就没有理会,后来肿物越长越大长破了,纠缠了一个月没好,还反复咳嗽,实在受不了就终于看了医生,医生一看就很明白是怎么回事啦,经过穿刺活检、检查一系列操作(图A),确诊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双肺、肝、脑、骨转移并心包积液 cT4N3M1 IV期 (Luminal B型 Her-2阳性),没有手术机会。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经历了多次以赫赛汀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方案后,李阿姨左乳溃疡逐渐结痂了,肿物缩小了,肺、肝的转移瘤也缩小了(图B),还没有副反应。脑转移瘤也有所变化,但只做了头部CT,不好评价,主诊医生想着乘胜追击,把李阿姨介绍过来了。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理顺了李阿姨的求医过程,那就开始我和她的故事咯。


我首先把“看”脑袋看得最清楚的磁共振给她安排上,提示左侧小脑半球病变,报告支持脑转移瘤,但影像上肿瘤位置靠边,而且没有明显的水肿,这不符合脑转移瘤“小病变大水肿”的特征啊,会不会是其他问题呢?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为此,我们查了波普、灌注、弥散来帮助判断,结果显示病变呈等灌注、弥散不受限、Cho低(图C),这也支持了我们的疑惑。既然有疑问了,我们着手就进行院内大讨论,请来了影像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专家一起看看,讨论以后大家都比较同意是脑转移瘤诊断,但建议加做一些检查排除脱髓鞘假瘤、炎性肉芽肿。


科普小贴士

磁共振波普(MRS)是测定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磁共振灌注造影成像(PWI)是一种显示组织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的MRI成像方法。
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能够反映组织和病变内水分子弥散运动及受限程度,来间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

虽然我们从来就是以“快”出名的,但前提是要“准”。跟李阿姨交代完病情以后,阿姨一脸疑惑,“这么麻烦,我回去考虑一下吧。”言语和神情透露出丝丝的不信任。懂了,挽留的话不多说,交代好注意事项等等以后迅速的办理出院,结束我们第一次会晤。


出院以后,李阿姨继续回去打化疗了,因为以前没有留微信、留电话的习惯,李阿姨逐渐淡出我的视野范围了。


02

2020.01.03

第二次见面——物是人非!


“老叶~收病人啦,卧床、不太清醒的,我放抢救室咯~”“好吧~~”又收重病人,唉!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翻看着病人门诊病历,上面清晰显示“李X”,“李阿姨?!”阔别一年,眼前的李阿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改头换面”,行动能力变化不说,就是“容颜、体型”都大不一样。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李阿姨家的丈夫告诉我:


“她回去以后再打之前的针水就慢慢没效了,换了药也不行,但人的状态还算可以。2019年12月11日胸闷就回去复查了(图D),胸水都出来了,放了胸水;住院第二天突然就头痛了,一查,头部的病变已经很严重了,打了几天针也没有用,说人还开始有点迷糊了。医生说赶紧去三九吧。”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这不,她又来了。只是,这次是躺着来了。


仔细检查了一下,李阿姨说话还好,但老睡觉,叫醒以后说头痛很剧烈,疼痛10分满分她给了8分,脖子还算软,双侧瞳孔对等的,但光反射不适特别灵敏,咽喉刺激反应也不灵敏。


急诊查了个头部磁共振,原来左边小脑半球的肿瘤成片长,差不多占据了左边的小脑了,还合并脑积水,但跟之前同样的没有很明显的瘤周水肿;除此以外,右侧额叶、左侧额顶叶还新出了病变。


种种征象提示着,李阿姨病情很危急,随时有脑疝可能,需要急诊治疗!


但怎么治疗呢?


肿瘤太大了,而且在功能区,直接按常规做法行放疗可能直接就诱发脑疝,然后就“挂”了;我们亟需外科医生外科减压从而为我们争取到治疗的时间。


于是,我们请了神经外科的主任一起讨论对策,外科主任看了片子以后表示:“这很简单啊,做个外引流减压就好了啊。”片言只语却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


详细的跟李阿姨的丈夫解读了磁共振和查体的结果,告了病重,他也很理解,全力配合我们治疗。


说干就干!


当天我们就把脑室外引流做了,做完手术李阿姨精神就有所好转了,没睡那么多了,头痛降到3分。接下来两天是周末,但我们也没闲着,我们给李阿姨完成定位膜制作,并通过讨论确定了放疗计划及放疗计划设定。


擒贼先擒王。我们首先针对最大的病变治疗,这个“祸根“不除,李阿姨永远都处在危险当中,加上外引流管一般只能留2周,我们必须争取在两周内拿下这个”王“。但肿瘤这么大,我们又该怎么做呢?一次做完风险太大了,我们决定分次做!


在准备过程中,李阿姨配合还算可以,没有耽误太多时间,这也为治疗争取了时机。


万事俱备!


我们在周一确认过计划后就开始治疗了。


第一次做完放疗以后,李阿姨不再昏昏欲睡的,基本清醒了,说话语气都硬朗了许多。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第一次治疗后4天我们复查了磁共振,结果是意料之中的,肿瘤缩小了,从原来的32.5cc缩小到27.8cc,不要小看这仅有的5cc,这5cc能让“大王”变“小王”,能让一个人“起死回生”。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缩小照射范围,接下来我们又继续针对那个“王”放疗。这次放疗后成绩斐然,李阿姨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头痛没了,卧床时间也减少了。入院第11天,李阿姨可以自己下床活动了,评估安全以后我们拔了脑室外引流管。


通过李阿姨的表现,我们知道这一仗我们已经了!“王”已经溃不成军。第三次,我们一次把左边小脑病变和双侧额叶的病变“一绝歼灭”,治疗后复查磁共振肿瘤有进一步缩小了,左边小脑病变缩小到23.1cc,可以先回家过年了。


这一次出院,李阿姨眼神透露出感激和希望!这一次,我们互加了微信。


出院以后李阿姨还是回去接受系统性治疗。


2个月以后李阿姨按我们的约定回来接受全脑放疗,复查磁共振肿瘤明显缩小,这次放疗就顺顺当当的。


后来我们还有联系,李阿姨现在会很听话的回来复查,偶尔还发一下视频交代近况。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随着医学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研发出来,伴随而来的是患者的获益。既往的认识中,乳腺癌系统性治疗主要阵营是颅外病变,随着小分子TKI(譬如吡咯替尼)等药物的诞生,脑转移瘤也逐渐被乳腺癌系统治疗攻破,脑转移瘤放疗的地位逐渐弱化。但对于大体积、危急重症脑转移瘤,时间就是生命!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最后,这个病人给我最大的感悟是:患者性命相托,我们绝不轻言放弃!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那个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她又“活”过来了

叶敏婷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主治医师


本文来自广州三九脑科叶医生的案例分享,真心的感谢叶医生的投稿,让我们看到病情危急几乎丧命的脑转移患者李阿姨,在医生们齐心协力的救治下,总算从阎王爷那里抢回一条命。从李阿姨的案例中,希望给更多转移期的病友姐妹一点鼓励和力量,只要不放弃,绝处亦能逢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乳腺癌   流管   额叶   脑室   磁共振   小脑   水肿   危急   头部   肿瘤   阿姨   病人   患者   医生   组织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