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肺癌:它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手段

  ▌认识小细胞肺癌

  “癌中之王”的肺癌,按病理类型划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癌(NSCLC),两者分别约占肺癌的15%和85%。其中,小细胞肺癌属于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类。

  它多位于肺中央部,生长迅速,具有高度侵袭性、高度转移性及易复发等特点,且对初始的化疗或放疗大多非常敏感,但预后极差。

认识“小”肺癌:它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手段

  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高,主要有两个方面:

  1、首先,大部分小细胞肺癌在确诊时,处于局限期的患者仅占30%,大部分患者处于广泛期、已经扩散转移,往往很难治愈。

  而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大多数在确诊是就已发生脑转移,或者因为脑部症状而发现肺癌。即使确诊时没有发生脑转移,但由于它恶性程度极高,很快也会发生脑转移。故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

  2、其次,就是小细胞肺癌的难治之处。即使小细胞肺癌初期对放疗、化疗高度敏感,但大多数患者很快就会出现耐药,一旦耐药,后续治疗变得非常困难。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表现

  其实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

  1、肺部症状:

  可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刺激性咳嗽、血痰或者咯血持续性剧烈胸痛、反复低热,胸闷和气短。

  2、肺外胸内表现:

  当肿瘤侵及胸膜或者胸膜多发转移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还可引起面部和上肢浮肿、头痛和呼吸困难,若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

  3、胸外转移表现:

  肺癌常沿淋巴管和血管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肝脏、肾上腺、骨骼、肾和颅脑转移最为常见。

  4、胸外非转移表现:

  可有骨关节、神经肌肉、内分泌系统和血管、皮肤等炎症和异常表现。

  5、全身表现:

  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出现厌食、消瘦、乏力等。

  ▌小细胞肺癌的预防

  1、尽早戒烟

  对小细胞肺癌而言,预防的重要性远胜于治疗。

认识“小”肺癌:它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手段

  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在小细胞肺癌中,只有2.5%的患者从不吸烟。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小细胞肺癌与吸烟有关。像左晖这样不吸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是极少数。

  我们过去常常讲,吸烟会导致肺癌。其实话只说对了一半,总体来讲,吸烟人群罹患肺癌的几率确实大于非吸烟人群,但在不同类型的肺癌中,情况又是各异:小细胞肺癌与吸烟密切相关,而肺腺癌和吸烟的关系就弱了很多。

  吸一两只烟能有什么影响?我们要清楚,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累积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就越高。我们控制不了其他因素,但我们可以控制吸烟。

  2、正规筛查

  目前,肺癌只有一种有效筛查手段:低剂量螺旋CT(LDCT)。

  哪些人要做LDCT呢?

  年龄> 40 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① 吸烟≥ 20 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 20 年包指每天 1 包持续 20 年或每天 2 包持续 10 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

  ② 被动吸烟;

  ③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不断取得突破,免疫联合化疗也成为现阶段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希望。此外,手术与化疗联合、更多放化疗方案的选择,尤其是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深入进展,已经为 SCLC 的治疗带了新的研究方向。

认识“小”肺癌:它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手段

  1、化疗为首选之一

  长期以来,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首选放化疗。

  尤其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早放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放疗。依托泊苷+顺铂/卡铂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可以行序贯放化疗。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依托泊苷+顺铂/卡铂方案、伊立替康与顺铂/卡铂方案。除此之外,临床研究显示,拓扑替康外,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和氨柔比星等药物在SCLC二线治疗的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可耐受性。

  2、手术治疗可联合

  虽然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一直饱受争议,但相关研究显示,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手术可以有效清除原发灶与纵隔淋巴结,降低复发率,手术与化疗联合已经成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型方法。

  3、免疫治疗展希望

  近10年来,小细胞肺癌主要的研究亮点在于免疫治疗领域,逐渐改变了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标准。

  2018年8月,纳武利尤单抗(O药)成为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SCLC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以及至少一种其他疗法后,疾病复发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

  2019年3月,FDA宣布批准对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T药)与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延长到12.3个月,打破了既往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只有化疗方案的局限。与化疗相比,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已被证明可以提高生存率。

  2019年6月,美国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K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和至少一种其它疗法后疾病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2020年3月,美国FD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I药)联合依托泊苷+顺铂/卡铂化疗方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3]。

  小细胞肺癌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而免疫治疗一旦有效就可长期获益的特点或将成为攻克小细胞肺癌的冲锋枪。

  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了首个专门针对小细胞肺癌的诊疗指南,这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无疑是件喜事。2021年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也已更新至第三版。虽然小细胞肺癌以“恶性程度高、治疗手段有限”著称,治疗进展缓慢。但近年来肺癌新药频出,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也逐步升级。

  总体而言,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不断取得突破,让更多患者,拥抱希望。

  来源:肺癌康复圈、觅健小可

  参考资料:haoeyou.com/druginfo/2021056272.htm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肺癌   症状   胸膜   抑制剂   淋巴结   病史   美国   肿瘤   免疫   血管   患者   细胞   进展   手段   程度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