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担心小宝宝洗澡时耳朵进水会得中耳炎么?记住这4点!

欢迎点击上方“澳洲妇幼Dr韩”加关注 ↑

还在担心小宝宝洗澡时耳朵进水会得中耳炎么?记住这4点!

上周,我分享了一段《如何给小宝宝洗澡》的视频,视频里提到洗澡时耳朵进水没有关系,这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因为觉得耳朵进水会让孩子得中耳炎 。那宝宝洗澡时耳朵进水,要不要担心得中耳炎呢?先简单说一下答案:

不用担心

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耳朵的构造。平常说的耳朵一般只是指耳廓,而耳的解剖结构包含外耳、中耳及内耳三个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负责收集声音(声波),外耳道则是声音传递的通道。

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在外耳和中耳之间由一层封闭的薄膜隔开,也就是鼓膜。咽鼓管把中耳与鼻咽部连接,从而确保中耳与外界的气压保持一致,同时也可以将中耳的分泌物导流到鼻咽部,确保中耳空气流通。

内耳结构非常复杂,两个主要部分是耳蜗和半规管。耳蜗是听觉器官,半规管是平衡器官。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耳炎是怎么发生的。简单来讲,当细菌或病毒在中耳积聚时,才会发生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或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此外,中耳里有与鼻腔和鼻窦类似的黏膜。当孩子上呼吸道感染了,鼻子会产生鼻涕,中耳也会产生粘液。正常情况下,这些中耳产生的液体会通过咽鼓管引流到鼻咽部清除。当咽鼓管无法有效引流清除中耳内带有致病菌的液体时,出现中耳积液和感染。

因为婴幼儿及幼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的短而平,且直径更大,所以儿童更容易发生中耳炎。


因此有如下答案

一、宝宝洗澡时,耳朵进水是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之间有封闭的鼓膜隔开,因此不会导致中耳炎。如果洗澡时耳朵进水了,可以试试让宝宝头偏向进水一侧,让水流出。特别提醒不要用棉签去掏耳朵,以免损伤。

当然,如果宝宝有急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慢性中耳炎或已行鼓膜置管的情况时,那还是要避免耳部进水。

二、孩子们得中耳炎,大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预防中耳炎请牢记这4点

1. 接种疫苗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2. 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3. 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喝奶瓶,以免奶液经咽鼓管逆流到中耳引发感染。注意:母乳喂养的吮吸方式与瓶喂不一样

4. 尽量避开二手烟及空气污染环境。


- END -

如果觉得有用

欢迎分享朋友圈让更多家长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耳炎   外耳   外耳道   耳蜗   内耳   鼻咽   耳朵   鼓膜   耳廓   上呼吸道   中耳   鼻腔   小宝宝   疫苗   担心   发生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