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看到可爱的就想用手捏捏?原来是有科学原理的

为啥看到可爱的就想用手捏捏?原来是有科学原理的

7月29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中,孙颖莎战胜伊藤美诚,晋级决赛;而在刚刚结束的决赛中,孙颖莎获得了银牌。00后的孙颖莎,场上意气风发,场下可可爱爱,人称“用最奶的脸打最凶的球”。孙颖莎可爱的脸,大家看了都想捏两下,也因此成了“国乒著名景点”。上图:

为啥看到可爱的就想用手捏捏?原来是有科学原理的

场上VS场下,莎莎被捏脸 | 素材源自网络

平时,当我们看到可可爱爱的、肉嘟嘟的、萌萌的宝宝或小动物,也会有想捏或想咬的冲动。这种冲动和行为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讲讲这类行为背后的科学解读。


01、太可爱啦,想捏、想咬,这个行为是怎么回事?


遇到巨大的惊喜,我们可能会激动落泪;看到超萌的娃娃,我们会忍不住想捏。从情绪心理的角度,这两种行为是有一些相似点的,也就是在强烈的正向情绪下(比如特别高兴、特别喜欢),不仅会出现积极表达(比如微笑),同时也可能伴随消极情绪时才会出现的一些行为,比如哭、咬、捏。


这种形象叫:积极情绪的二态表达(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 DEPE)。


来自耶鲁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在2015年提出了积极情绪二态表达的假设模型。他们认为积极情绪二态表达种包括:一个刺激事件、一个主观评价、一种情绪体验、两个情绪表达,即当一个人面对一个刺激事件时,仅触发了一种相应的主观评价(比如觉得可爱),体验到一种情绪(比如非常喜欢),当这种情绪达非常强烈时,个体表达情绪时会出现二态(比如觉得可爱、喜欢,但却出现咬、捏等“侵略性“的行为)。


对于这个理论模型,耶鲁大学的这个科研团队也通过问卷调查、科学试验等方式进行了验证。比如,该科研团队招募了109 名志愿者,让志愿者看可爱动物、可爱婴儿以及其他中性或有趣图片,然后让他们描述自己的心情,也为他们准备了气泡纸供随意挤捏,以此来观测他们在看到可爱动物或人像之后的行为反应。


結果发现,看到可爱的动物或婴儿图片时,平均每人捏破了120个泡泡,而看到中性或有趣的图片时,每人平均捏破了100个和80个泡泡;参与研究的志愿者提到,看见太可爱的,就会觉得自己失控。这样的状态,大家平时生活中可能就有过。


为啥看到可爱的就想用手捏捏?原来是有科学原理的

图源:Pixabay


由此可见,看到越可爱的东西,越容易出现“破坏性“、”侵略性“的行为,这个行为也被称为”可爱侵略性“(cute aggression),即:面对可爱事物时,人们会出现捏、挤、咬的冲动,但无意造成伤害。


02、神经学原理是什么?


人类为什么会有“可爱侵略性“这样的行为呢?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大家比较多读到的是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2018年的一项研究。


该研究监测了54名18-40岁成年人的大脑活动电波,发现人们看到越可爱的图像(比如大眼睛、圆脸、小鼻子等可爱特质明显),大脑控制情绪和奖赏的区域反应就越强烈;突然产生”侵略行为“的意愿也越强,可能是希望通过“侵略行为”来帮助平衡和宣泄过于强烈的情绪。


而所有这些意愿、情绪、行为,都是一瞬间爆发的,不会持续存在。


03、如何看待可爱侵略性?


关于“可爱侵略性“的研究和了解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相关信息还很有限。只是根据现有的理论模型、试验和研究,我们大概可以知道:看到可爱的人或小动物,我们出现的某些”侵略性“行为,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心理反应之一,这些行为的本意并不是真的要伤害人或小动物,因此我们也不用因为这些行为而担心,甚至怀疑自己心理问题。


当我们看到可爱的动物或者小婴儿,想要捏、咬的话,得注意把控力度以及判断时机是否合适,不能因此而给对方造成伤害或带来不适,理智还是要控制情绪。比如,手脏的时候,就不要随便摸孩子的脸;自己有传染性疾病时,就不要随便接近孩子;对于小动物,撸猫撸狗、揉揉捏捏可以,但要动作轻柔,否则不仅小动物不舒服,还可能会反过来咬人。


为啥看到可爱的就想用手捏捏?原来是有科学原理的

图源:Pexels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供大家作为兴趣阅读。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探索有意思的科研世界。


- 部分参考来源 -

Aragón OR, Clark MS, Dyer RL, Bargh JA. 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 displays of both care and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cute stimuli. Psychol Sci. 2015 Mar;26(3):259-73. doi: 10.1177/0956797614561044. Epub 2015 Jan 27. PMID: 25626441.


Stavropoulos KKM, Alba LA. "It's so Cute I Could Crush It!": Understand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Cute Aggression. Front Behav Neurosci. 2018 Dec 4;12:300. doi: 10.3389/fnbeh.2018.00300. PMID: 30564109; PMCID: PMC6288201.


Aragón O. R. (2017). “Tears of joy” and “tears and joy?” personal accounts of dimorphous and mixed expressions of emotion. Motivat. Emot. 41 370–392. 10.1007/s11031-017-9606-x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推送精选:

为啥看到可爱的就想用手捏捏?原来是有科学原理的

祐苗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耶鲁大学   可爱   侵略性   可能会   场上   志愿者   婴儿   模型   冲动   情绪   原理   科研   团队   动物   孩子   科学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