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氟喹诺酮“回归”,有何意义?

#药事健康超能团#喹诺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喹诺酮(NFQs)到C⁃6位引入氟原子的氟喹诺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无氟喹诺酮“回归”,有何意义?


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氟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诺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喹诺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


奈诺沙星对需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同类药,特别是某些耐药阳性球菌如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和MRSA,对革兰阴性菌与其他FQs大致相仿或略逊;我国台湾的研究显示,奈诺沙星对幽门螺杆菌、艰难梭菌和诺卡菌属亦具有良好活性。


在日本,加雷沙星治疗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92%~96%,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有效率为85%,耳鼻咽喉感染有效率81%~95%。加雷沙星抗菌活性与奈诺沙星类似,抗阳性菌活性优于阴性菌;所不同的是加雷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良好活性,而奈诺沙星活性甚低。


奈诺沙星的这一特性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应用喹诺酮经验性治疗无须担心肺结核病被误诊,但使多重耐药结核菌(MDR⁃TB)的治疗少了一种选择。际上并非所有喹诺酮药物都有抗MDR⁃TB活性(仅有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活性较强),人们仍在努力从结构修饰中筛选更优秀的抗结核喹诺酮药物,少一个奈诺沙星似乎不必在意;而CAP经验性抗菌治疗能够避免肺结核病误诊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初诊CAP欲将肺结核病完全排除并非易事。


FQs的主要生态效应是通过影响环境中各自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其他高等生物的种群结构和营养转移方式,破坏环境中固有的、以食物链为联系的生态系统平衡。在环境中诱发耐药菌产生并大量繁殖和传播,损害人类健康。


氟元素本身为人体所必需,但过量则导致氟斑牙、氟骨病。FQs类药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作为抗菌药物的生态损害,任何减少氟排放即使是微量的,都是值得欢迎的。也就是说,如果NFQs发展和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FQs的应用,无疑对生态环境有益。

参考文献:

[1]何礼贤.无氟喹诺酮"回归":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2):99-1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环丙沙星   西沙   西林   经验性   氧氟沙星   支原体   种群   有效率   肺炎   疗效   活性   药物   意义   结构   环境   喹诺酮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