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已逝去的青春

最近,网上盛传赵薇凉凉,很多人遗憾,我无感。

始终没认为她是个好演员,如今看来好商人也不是。但对她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印象深刻,那就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已逝去的青春

因为这部作品曾引起内心不小的触动。

青春、热情、理想、憧憬,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但大部分成年人记忆的深处,都有过一个画面……

某年夏季,怀揣着梦想,睁着好奇的眼睛,闯进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四年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从此知道了有一种情感叫忧伤,有一种坚强叫伪装,有一种悲伤叫做被世界遗忘……

致我们已逝去的青春

我是1987年夏末走入郑大校园,最后一天报到,后来成为我们班长的男同学热情接待了我,并周全地跑来跑去,帮忙办完了入学繁杂的手续。当时的他非常腼腆,使人无论如何想不到日后的他,有一场轰动全系的高调恋情。

初入校园的我并不自信,一来是我们那个地方的口音很生硬,si与shi不分,不敢张口说话;二来那年我哥哥结婚,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我没添置什么行头就入了校门,与同宿舍光鲜的姐妹们相比,显得很寒酸,内心多少有点委屈。

好在没有多久,我在文字方面的优势渐渐显露。记得第一年新年到来,我们宿舍每个人都购买了好多的明信片,写给老师,写给朋友,我随心写下的好多语句都成了她们摘抄的范本。另外由于同学老乡串门频繁,在她们的眼中我也成为交友最为广泛的代表。因此当初七个人的宿舍,大家一致断言,我将是第一个谈恋爱的人。

事实上,我是最后一个有男朋友的。期间,朋友来来去去,都是过眼烟云。她们都纳闷了:你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

在一次熄灯后的夜谈会上,我随口说出了自己的标准:一要有运动员的身材;二要有作家的文采;三要有哲学家的思想;四是要有老师的口才。我一向比较喜欢各项体育赛事,对很多的知名运动员都耳熟能详,因此对周围体育方面出众的人都抱有好感。记忆中,自己情窦初开,就源于高中时校篮球队的队长。同时,我对思想独特、文采斐然的人格外青睐。仔细想来,内在重于外表、才华胜于钱财始终是自己选择朋友的准则。

标准终归是标准,在现实面前化为乌有,自己最终的选择可以说没有一条合乎标准。这是不是对自己年少轻狂最好的嘲弄?

也许我的勇气和行动能力没有思想那么灿烂,导致了一系列被动性选择,婚姻如此、工作如此。

而如今的社会,被动永远处于劣势,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即便你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原地打转,小范围内绽放。

地球在有规律的转动着,一年365天,4个季节,12个月,周而复始,一切都那么的有规律,没有打破一点常规。

人如果也如地球转动一样,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注定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回不去的昨天,回不去的青春,徒留遗憾,徒留空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花光   被动性   青春   周而复始   文采   运动员   勇气   规律   遗憾   内心   宿舍   热情   思想   标准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