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芋头做老婆

贪吃芋头做老婆,这个发生在马山大队的真实故事,颇有趣味。

卓义芳,父母早亡,家中三间茅草屋,一贫如洗,缺吃少穿,饿得骨瘦如柴。

1961年下半年,卓义芳刚满16岁,兄嫂见她可怜,筹划为她找个不挨饿的“好人家”。

马山大队方恕白年方28岁,初中毕业,高大有力气,在水沟坝边栽了几十兜芋头、南瓜之类,用以贴补口粮之短缺。方恕白虽然是地主子女,但在那几年,当地农村没有搞“千万不要阶级斗争”这一套,方恕白家两兄弟都没有成家,家里有劳动力,基本上能填饱肚子,所以也称得上“好人家”。

两个媒人、卓义芳、兄嫂等六人到方恕白家“查人家”。但见这个卓义芳,身穿旧衣裳,脚穿一双旧布鞋,头上用红毛线扎着一对小辫子,消瘦的脸庞上,显示菜色,显然是极度缺乏营养。

方恕白的妈妈见“查人家”的到来,满心欢喜,煮了一斤半米饭,又煮了一大盆芋头,一盘火烤辣椒,十个人围坐一桌,大家高兴地吃了一个饱。

今日得饱餐,如临神仙界。在那艰苦的岁月,虽然是一顿芋头饭,大家只要能填饱饥肠,也如山珍海味。

芋头相赠饿肚人,艰辛岁月似金银。“查人家”的客人告别时,方恕白的妈妈又打发卓义芳的兄嫂们20斤芋头,打发介绍人各5斤芋头,一行人,喜笑颜开,人人满意。

没有几天,卓义芳在家实在饿得难受,催促兄嫂找媒人尽快玉成。

贫穷困苦莫奈何,贪吃芋头做老婆。清晨,四野虽然带着夜晚残留的寒意,几只起早的喜鹊在欢快的飞舞,一群麻雀兴奋得在朝阳背风的地上激情的跳跃,冬天的阳光,格外温暖人。这天,卓义芳嫁到方恕白家,“结婚礼物两人挑,一担芋头,一担东南瓜”,“嫁妆两人挑,一床旧棉被,一个木桶,一个木盆,一个衣服包”,人们戏谑“芋头成就了姻缘”。

虽然是新婚,那时马山大队1961年下半年才散了公共大食堂,社员们人人贫困,也没有什么大办酒席之说。

方恕白家的一个老兄、一个姐姐在单位上班,每月有20元左右给家中母亲,因此 方恕白家中条件比一般社员家要好一点。今天,20元不值钱,那年代,当地农民在生产队辛苦劳动一天,仅二、三角钱,红、白大事,邻居互相送礼仅二元,那年代,20元左右可值钱哟。

方恕白家的老兄、姐姐各送了20元给弟弟办喜事,家里办了三桌饭菜,双方亲友共聚一堂,欢声笑语,共贺新婚。

那年代,当地社员穷困,也没有人闹新房,吵房也缺喜糖哟。日西下,夜晚临,兄弟姐妹体贴新婚人,早放鞭炮早圆房,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芋头结良缘,情意在心里,男欢女爱,良宵一刻胜千金。

卓义芳嫁到方恕白家,基本上没有如在娘家天天忍饥挨饿了,不到两月,脸上泛起红晕,如似换了一个人。虽非大美女,却也有几分姿色,一抹华云,几分温柔,娇艳如花众人怜。

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无常,好景难久长,1965年起,马山农村重讲阶级斗争,1966年起,更是大抓阶级斗争,加上马山大队支书邹小龟是一个推行“极左”的干将兼公款挥霍的腐败分子,马山大队社员终年劳苦饿肚肠,屋破衣烂穷叮当。方恕白更是经常挨批斗,卓义芳也跟着苦了许多年。方恕白家只有两间茅草土砖屋,一间做卧室,夫妻子女六人挤在一起,房中烂木床捱着烂木床,一间做灶屋兼猪栏,吃饭闻到猪屎臭,一家一直住到1978年。

不堪回首话当年,卓义芳几十年的辛酸苦楚,早已成为往事,至今回忆仍流泪。

着意寻不着,有时还自来,卓义芳今年73岁了,儿孙满堂,全家过着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珍惜新时代。

贪吃芋头做老婆,春风特为读者们依实讲述,茶余饭后,多些谈资,闲谈聊天,添点乐趣。

春 风

2019年1月25日原稿

2019年3月21日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芋头   贪吃   马山   自来   兄嫂   老婆   好人家   木床   媒人   阶级斗争   社员   老兄   大队   下半年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