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胜 妙趣横生 民间珍藏文物中的故事

民间珍藏文物中的故事
袁增庶公的太祖父是袁显谦公,诰封三品,官至按察使。袁显谦公文武兼修,又喜欢钻研医学,虽然身居官位,医术精湛。 袁增庶公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祖上乃当地名门大户。祖上多代为官清廉,乐善好施,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清朝1840年前后开始,内忧外患,致国弱民穷。传至其父亲袁伯玱公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入不敷出。加上家庭人口增多,家中生活难以维持,其父只好将他们兄弟分户独立,八兄弟分家析产,每户仅分得祖田四亩,土砖墙壁瓦屋二间,没有银两等其他财产。

长篇传记故事《世代书香》一部第五章故事讲到袁泽霖公,文武兼修,博学多才,武功精湛,医术深有造诣。袁教之公长子袁泽霖公,亦如前辈人,公正廉明,热心公益,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袁泽霖公,任正七品国子监监丞,再升任国子监主事,都察院都事、郎中等官职。

长篇传记故事《世代书香》一部第六章故事讲述袁日珩公的故事。

袁日珩公,袁教之公之孙,袁泽霖公之长子。讳贞亮,字成艺,号伯瑲,排行寿一,太学生。
袁日珩公,幼小聪明,天真烂漫,八岁时,幼学已能背诵。袁日珩公,传承了祖辈书香门第遗风,勤奋学习,经史子集,无不通晓,又喜钻研医理,深得祖国医学之精髓。袁日珩的曾祖父袁显谦公,虽然是朝廷命官,精通医理。
袁日珩公,道光19年(1839年)己亥年十二月二十日酉时生人,逝世于民国15年(1926年)丙寅年十二月二十日戍时,享寿88岁。葬于三都十甲斗米浸荷花觜巳山亥向,至郭人拜堂外,挖坑窖石为界,有碑并小传。
袁日珩公咸丰7年(1857年)娶妻郭氏,咸丰9年(1859年)为人父,生有八个儿子。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郭姓在《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至2015年,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十七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
金霞山沙头郭氏是唐汾阳王郭子仪之后裔。
金霞山沙头郭氏,十四辈开始统一字辈: 世泽远传芳,人文振起昌,诗书开甲第,忠孝植纲常。
袁日珩公之父袁泽霖公,袁日珩公之祖父袁世英,讳教之,号南皋,诰授五品奉直大夫等。
袁日珩公,自幼聪明好学,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研读医经,钻研医术,喜练习武术,强身健体。

袁日珩公的前辈,曾在山西为官多年,为官公正廉明,惩治奸佞,佞臣皆畏惧,恶霸尽敛迹。袁日珩公的前辈为官,体恤小民,生活简朴,百姓称道,却喜欢常饮一杯山西汾酒。
袁日珩公可能有此遗传,也喜欢经常喝一杯山西杏花村汾酒。
袁日珩公常讲:“这杏花村汾酒,产自山西省,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是用大麦、豌豆等制成的糖化发酵剂,古法酿造,历史悠久,早享盛名”。“北齐武成帝高湛在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文书中曾有:‘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等语”。“山西省杏花村汾酒,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味长,真是色香味俱佳,三绝著称于世。练武之人小饮一杯杏花村汾酒,益气活血,鼓舞正气也”。

袁日珩公,虽然博学多才,才华横溢,但见朝廷腐败,官场黑暗,没有如前辈人入仕为官。袁日珩公,行医为业,悬壶济世,过着农耕生活。
袁日珩公行医,以悬壶济世为宗旨,最为体恤穷苦小百姓,收费低微,有时发药仅收取本金。若逢孤寡穷困,甚至义务开处方,无偿施舍丹剂,不取分文。如遇官吏、富豪,则照价收钱,但也是公平交易。
袁日珩公的爱情故事,也有几分浪漫,也有几分传奇。
咸丰6年(1856年)农历二月,春意盎然,到处桃红柳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一度芳草翠绿逗人喜,一年一度春花烂漫惹人怜。
这几天,天气晴朗,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风吹拂,万物欣欣向荣。田野上,麦苗青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逗人,一群群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屋檐前,几只燕子含泥忙碌着建新窝,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花的芳香阵阵袭来,使人神清气爽,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农舍边,桃花盛开,醉人的桃花在春风里,妩媚动人,桃花千朵迎春开,妩媚百般引人来。柚子树,枝繁叶茂,满树的花朵,芳香怡人,白玉繁花满庭芳,文人最喜此中香。一群小鸟,舒展着翅膀,自由自在地歌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百花斗艳,万紫千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柳翠绿,千丝万缕,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百草吐绿,世界如童话般的美丽。
袁日珩公独自春游,信步而行,走到金霞山下。这金霞山,上延岳秀山脉,如龙来千里之外,中扼湘江之流,似山水有情有意,下瞰湘潭城市,有人气聚集,堪称占尽地利人和。若逢天气晴好之日,在旭日东升之时,或当雨后初霁,蒸霞灿烂,岚气金光,万千气象,山如金饰,霞光耀目。金霞山,也是佛教名山,晨钟暮鼓相伴朝霞晚岚,响彻了一千多年。
金霞山的民间传说,引人遐想,相传金霞山在古代有一对男女青年,男名金哥,聪明、帅气、擅长医术,女名霞姑,美丽、聪慧,擅用草药。两人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相互配合,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当地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深受人们欢迎。当地百姓为纪念这对男女生前的功德善举,便以金哥的金字,霞姑的霞字,命为山名,所以称为金霞山。
金霞山上,过去建有霞栖庵、龙兴庵。霞栖庵,又名霞栖寺。清监贡郭宪章曾题诗《霞栖寺》曰:“幽然一刹踞峻增,古木参差护佛灯。帘卷晴云时入榻,门闲野雀近窥僧”。
金霞山腰建有龙兴寺,古时为龙兴庵,旧址在金霞山东,相传古为石头禅师搭茅棚为庵,石头禅师夜梦五龙绕庵,认为龙腾祥瑞,定乃兴旺吉祥之兆,故命名为龙兴庵。湘潭诗人周家乾曾撰写有“霞光万道龙兴寺,碧浪千重易俗河”的名句。
袁日珩公在金霞山上观风景,看古迹,缓缓而行,忽听数丈之外“哎哟”之声传来,袁日珩公急行前去看个究竟,原来,两个农村姑娘在山上观景追蝶,其中一个姑娘不慎扭伤脚踝,动弹不得。
袁日珩公在囊中拿出一个小瓶,倒出小许药末,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将之敷于这位姑娘脚踝之处,又倾出小许药末,让这位姑娘以凉水服下,确实奇效,这位姑娘顿觉不痛。

当时,两个姑娘连声道谢,并询问“请问高姓大名”?袁日珩公只说:“举手之劳,何必挂齿”。两个姑娘再次询问,袁日珩公只答“姓袁”,便一声告辞而去。
大家陌路相逢,互相不知姓名,也不知住处,谁曾料想?还有后来的美好姻缘故事。
同年四月,媒人来袁府保媒,媒人讲:姑娘是金霞山郭氏后人,家住湘潭县,离金霞山十里左右,家中虽不是富有,也有田有土有房屋,爷爷当过八品县丞,父亲教私塾。姑娘虽不讲天姿国色,也是貌美如花。姑娘也是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温柔贤淑。
袁家是名门望族,世代书香,由于国家内忧外患,袁府人为官清廉,家中人丁兴旺,繁衍分枝,袁家人又乐善好施,到袁泽霖公这代,家中只有良田百多亩。但儿女婚姻大事,仍当择女而娶,择木而栖。
袁日珩随媒人一道前往郭家,古代,男女婚前见面有点难,郭家姑娘听说男方姓袁,心中回想起二月在金霞山不慎扭伤脚踝之事,心中暗忖:天下难道真有这种巧合?
郭家姑娘躲在堂屋门外偷瞧袁家少爷,这不正是那天在金霞山遇到的那位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袁姓公子么!郭家姑娘心中鹿撞,满脸红如桃花,心中窃喜,这真是珠联璧合,天赐良缘。

自从那次在金霞山上巧遇,郭家姑娘心中经常萦绕着这位不知名字的袁姓公子,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郭家姑娘母亲暗下询问爱女,女儿自然十分满意,郭母便使女儿以奉茶之由上堂屋一行。
郭家姑娘手捧茶盘,轻移莲步,羞羞答答的来到客厅,袁日珩和郭家姑娘四目相对,也是心中惊喜,今生结同心,早有天缘定。
原来,郭家姑娘的姨家住在金霞山,二月里郭家姑娘随母亲走亲戚,和表姐一道上金霞山上看春景,才有那次巧遇。三生有缘金霞山上巧相逢,比翼双飞但求得遂夙愿。
袁家是名门望族,郭家也是书香门第,准岳父母满口赞同,郭家姑娘满心欢喜,袁日珩高兴认可,这桩美事自然水到渠成。
郎才女貌美姻缘,白头偕老恩爱长,枝繁叶茂,儿孙众多,爱情佳话,千古流传。
袁日珩公悬壶济世,医术高超,收费甚微,若逢孤寡穷困,义务开方,无偿施舍丹剂,不取分文,又乐善好施,加上那时代国家内忧外患,当地百姓们都不富裕,所以,袁日珩公家中经济逐渐入不敷出。
当时,朝廷腐败,外敌入侵,内乱迭起,生逢国家多事之秋,袁日珩公家中人口众多,经济拮据,艰难度日,弯弯田坎几段烂,漫漫人生多处难。
袁日珩公家中生计难以维持,只好给儿子们分家析产,每户仅分有水田四亩,土砖瓦屋二间,并没有银钱等其他财物。
袁日珩公虽然家中生活拮据,却不改祖上扶贫恤孤、乐善好施传承,曾慷慨地将数亩山岭、果园、庄屋数间,无私地赠送给一外地来的贫困家庭安身立命。

那年代,当地民风淳朴,无盗少贼,但也有个别地痞土霸寻衅滋事,欺压良善。
袁日珩公最喜欢打抱不平,见义勇为。
咸丰七年八月中秋,天气晴朗,袁日珩公挑着礼物到岳父家拜节,正在码头候船,当年码头岸边有几家小店,但听得人声嘈杂,袁日珩公上前观看,原来是当地两个地痞喝酒不付款,还在店内摔酒杯、砸桌子、恶言谩骂。
袁日珩公上前喝止,两个地痞见来者是一位书生模样青年,哪里放在眼中。一个地痞冲上前一招黑虎偷心,动手用狠招,来者不善,一个地痞一招冲天炮直捣袁日珩公眉心,来势凶猛。袁日珩公右手一招苍松迎客,左手一招杵伏药叉,右脚一勾腿,早将那个地痞打趴在地,连连叫着“唉哟”。袁日珩公迅如闪电,又一招彩凤旋窝,配合一招国舅拍板,手下用力,又将另一个地痞降服,但听地痞哀求“请大爷饶命”。
袁日珩公正色道:“你们立即付清酒资,赔偿酒杯,向店主陪礼道歉”。
这两个地痞胡作非为,袁日珩公早已耳闻,不料今天不期而遇,正好教训并警告他们。
同治七年(1868年)腊月,袁日珩公当年29岁,挑着一担箩筐去易俗河置办年货。那时,易俗河街上十分繁华,米店、肉店、伞店、布店、南杂店,百货店,店子众多,商贾云集。易俗河街上,有几个土霸敲诈勒索,仗势欺人,其中有个为首的土霸自恃其叔父是千总,更是横行无忌。
袁日珩公正在四处看年货,忽闻街那头哭声、骂声、吵闹声,一阵阵传来,袁日珩公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这几个土霸敲诈勒索不成,恼羞成怒,正在欧打两个农民,这两农民是父子,老者六十开外,老实巴交,少者不到三十,忠厚模样。
“仗势欺人,敲诈勒索,没有王法么”?袁日珩公声音不大,语句中却透出正气。
正值腊月大年前夕,又隔家中太远,袁日珩公本拟劝开为止。岂知几个土霸欺袁日珩公面生,又见是一人单行,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四个土霸手持铁尺、木棍之类,一齐围住袁日珩公,气势汹汹,尺棍齐下。
袁日珩公面带微笑:“光天化日,你们意欲何为”?
袁日珩公武功高深,又是有修为之人,不惹事,不怕事,但不想随便和人动手。即算逢人挑寻,尽可能避免斗欧为上。万不得已之时,也讲究先礼后兵。故面对四个土霸进攻仍然面带微笑。
四个土霸不知进退,以为袁日珩公胆怯好欺凌,他们铁尺、木棍齐舞,袁日珩公退后几步,放下箩筐,拿出扁担,一招拨云见日,早将临近一个土霸铁尺打飞,再出一招嫦娥窃药,又打趴一个。面对几个土霸凶恶的攻击,不容袁日珩公迟缓,袁日珩公转身倒步一招春雷震怒 ,打在身后一个土霸手腕上,只听得“哎哟”叫唤连声。
另两个土霸不识好歹,手持三尺木棍,泰山压顶,来势凶猛,说时迟,那时快,袁日珩公扁担往上一招拨狗朝天,拦开两根木棍,闪电般用扁担一招横扫千军,出手有力,打在两个土霸的小腿之上,将两个土霸打得跪地求饶。
易俗河大街上,店主们暗中叫好,众多顾客游人,一齐鼓掌欢呼。
袁日珩公嘱咐农民父子俩赶快回家,待农民父子俩走远,袁日珩公又向四个土霸警告:“若再在街上敲诈勒索,仗势欺人,我袁贞亮大爷见你们一次,教训你们一次”!
袁日珩公担着箩筐,转身而去。
袁日珩公的儿子袁增庶公,远平老师的老爷爷,也是行医为业。

湘山屋场古今人才辈出,前辈故事精彩多,后代故事吸引人,百花竞开春意闹,莺飞燕舞蝶纷飞。

并非春 风爱摆龙门阵,只缘名门望族传记多。读者们欲知更多精彩故事,请听春 风下面再讲。
春 风

2019年6月30日原创

2020年11月11日略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国子监   杏花村   咸丰   家姑   悬壶济世   乐善好施   故事   敲诈勒索   妙趣横生   地痞   书香门第   木棍   医术   引人入胜   文物   家中   姑娘   民间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