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自身婚恋心理因素对婚姻情感变迁产生的影响

年人是一个思维活跃、感受敏锐、情感丰富、行为多变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形成而又尚未定型的思想情感的人生阶段,塑造和模仿社会角色的人生阶段。处在一个变革的年代里,青年人的思想情感会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在情感的选择上,既成性与可塑性的矛盾使青年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

青年自身婚恋心理因素对婚姻情感变迁产生的影响

青年对婚姻情感的过高期望,会引发婚姻情感的危机。现代社会,是一个工作快节奏的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淡漠的社会。当忙碌的工作结束的时候,人们渴望寻找的是一个舒适的港湾;当工作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的时候,人们希望寻找一个发泄的地方;当在工作中看惯了一张张冰冷而漠然的脸庞的时候,人们期盼寻找一个填补情感匮乏的场所。在忙忙碌碌、行色匆匆的社会里,人们想到的就是家和婚姻。无形之中,家、婚姻成为了情感补偿的基地、情感的港湾。这时,人们会把工作世界里的不良情绪,拿到家里进行“转移性的宣泄”,希望通过婚姻情感的弥补达到心理的平衡。可是,给婚姻情感寄予这样类似于“心理回收站”的情感预值,就必然会给一个和谐的婚姻情感蒙上一层灰,会引发婚姻情感的危机。

青年自身婚恋心理因素对婚姻情感变迁产生的影响

对于青年夫妻而言,刚刚从浪漫爱情的恋爱阶段走进现实的婚姻生活的阶段,必然会有一个适应和转型的时期。在这个转型的时期,青年夫妻往往会把恋爱时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放到婚姻生活之中,他们希望婚姻中的情感依然保持恋爱时的浪漫情怀。可是进入婚姻以后,他们发现原来恋爱时的等待和期盼已被习以为常的饮食起居家务操劳所替代;在锅碗瓢盘、柴米油盐中没有获得任何浪漫的情趣;对方身上的某些“瑕疵”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开始一点点暴露出来了;谈情说爱时的温顺、耐心、迁就、妥协、容忍,随着婚姻生活日渐消逝。所有平淡而实在的婚姻生活在岁月中冲淡了两性最初的浪漫和神秘,这时,现实的婚姻情感与理想中的婚姻情感期望发生了强烈反差,青年夫妻会在心理上有一种失落感,进而会形成一种情感的落差,造成婚姻情感的危机。在离婚的群体中,结婚1—5 年的青年夫妻离婚率是比较高的。

青年自身婚恋心理因素对婚姻情感变迁产生的影响

青年自我意识的急剧扩张,导致一些新的情感模式出现。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了”。青年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就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形成和扩张过程,在这个变革的社会时期,青年的这一心理过程表现得更为强烈,独立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明显增强,自我实现的欲望在社会竞争的召唤下变得更为强烈。青年家庭里,夫妻们都有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强烈意识,都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特别是妇女进入社会参与工作竞争以后,她们以其特有的忍耐和灵气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时,滋长在婚姻中强烈的自我意识会使得双方在婚姻情感模式的选择的时候,会选择一些时尚和新潮的情感模式,如丁克家庭、周末夫妻等等。而一些未婚的青年,为了事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会选择单身的情感模式。

青年自身婚恋心理因素对婚姻情感变迁产生的影响

青年的婚姻角色认同,影响婚姻情感的选择。青年正好处于求偶和成家立业的时期,他们面临一个模仿和塑造婚姻角色的过程。在模塑婚姻角色的时候,会把现存的婚姻角色作为参照物。摆在他们面前的婚姻角色既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角色,又有“男女之间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现代婚姻角色。他们在选择和认同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这两种婚姻角色的影响。当青年夫妻认同传统的婚姻角色时,他们就是一种由男性主宰下的夫权的情感模式;当他们认同现代的婚姻角色时,他们就是一种互爱、互敬的双方平等的情感模式。(这是两种极端的婚姻角色认同)由于我们在正处于一个文化转型的社会之中,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相辉映,影响青年对婚姻角色的认同。在选择与认同的时候,男女双方必然会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交互的双重角色认同的状况,有可能存在两种不同取向的婚姻角色认同:一是传统婚姻角色占主导地位的角色认同,二是现代婚姻角色占主导的角色认同。

青年自身婚恋心理因素对婚姻情感变迁产生的影响

在现实的角色认同和选择的时候,青年夫妻会遇到一些问题。第一,由于男女双方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的差异,他们的角色认同会存在差异。在婚姻中,可能会出现丈夫是以传统角色认同为主导的,而妻子是以现代角色认同为主导的角色认同状况。差异性的角色认同,就会导致夫妻在婚姻情感的模式选择上出现严重的分歧。这时,做丈夫的希望妻子以家为主,要求妻子服从和听从自己,妻子则希望有自己的事业,要求自我独立,实现自我价值。双方认同的不一致,就必然会引起家庭的纷争,破坏和谐的婚姻情感,引起婚姻危机。

第二,由于青年们的婚姻角色的认同是双重的角色认同,在他们的内心,必然会有传统和现代的内心冲突。在选择婚姻情感模式的时候,会出现矛盾的心理。如有些青年女性在择偶的时候,既希望“男强女弱”、“男高女低”,又渴望自立、自强、自尊。男性青年在择偶的时候,既希望女性温顺、隐忍、顺从,又期盼她们自立、勇敢、果断,不过份依赖男性。第三,青年夫妻在对现代婚姻角色的认知和领会上,也会有偏差性的认识。如有些夫妻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出现偏差性的认识。有的理解为“男女绝对地平分家务,家庭决策权男女各半”,有的理解为“男子做贤夫良父,女子不干或少干家务,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这些理解和认识是有失偏颇的。这样的现代婚姻角色偏差的认知,必然会引起婚姻冲突,婚姻情感的稳固性会受到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婚姻   青年   情感   偏差   婚恋   必然会   婚姻生活   时期   角色   夫妻   传统   模式   心理   家庭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