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不健康的家庭问题,小心影响孩子一生

所谓健康的家庭,就是分化得好,成员间相互独立,不需要对方也能够独立活得下去,有了对方的意义在于活得更好。

而不健康的家庭,就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分化,在象征层面的相互吞噬,没有界限。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中国家庭中存在的界限不清的情况,您的家中或是身边的亲友当中是否存在呢?

这几种不健康的家庭问题,小心影响孩子一生

1.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和。

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伪装得像一个男人。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

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儿女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2.有一个过分唠叨的妈妈

妈妈对家庭的事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她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

——简单说,这个妈妈还停留在“口欲期”。

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说出来,这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想象一下:一个家庭,爸爸在装模作样地严肃,妈妈在唠叨,孩子的感受是怎样?

这几种不健康的家庭问题,小心影响孩子一生

3.家庭话题被限制

在很多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

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当父母开口谈学习时,就是他们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

比如“性”这个是话题,是被很多家庭高度限定的一个。

但如果爸妈把自己内心修通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来限定孩子。

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某个话题时感到不安,不让孩子讨论,就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那份不安,有可能那里就是自己无意识在着急,有个需要解开的心结。如果父母在此时,能够不断的清理自己的结,那么孩子将获得家族方式的解放,因为这个结,有可能是在自己童年被父母无意识地给植入的,

有时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问题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做父母的要清楚,这个限制不是因为自己的某个情绪,而是为了维持家庭之间必要的界限。这就需要两个人或一家人共同提前约定。

4.过度工作化

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在拼命的工作,但把孩子忽略了。

他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这个理由一定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但真相是:家庭里是一个少讲理、多用情的地方,是一个很容易接近真实自我的地方。如果家长有很多时间在家,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会在家庭情感里卷出自己的脆弱。所以,在外面跟别人玩,要安全得多。

很多孩子其实被父母的过度勤奋工作给毁了,因为孩子被极大地忽略了。这样的父母对国家、民族的确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实在是亏欠伴侣和孩子太多了。

这几种不健康的家庭问题,小心影响孩子一生

5.限制孩子的某一个兴趣特长

孩子如果有某项能力上的缺憾,就说明父母离他过近,是父母的攻击性行为把孩子给无能化了。

比如说,有的孩子人际关系好,但是学习一塌糊涂。

孩子是想用成绩不好的方式来跟父母进行病理性的连接,意思是告诉父母,如果我有缺陷的话,你就可以乘虚而入靠近我。

这也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界限的表现。

6.家庭角色错位

父亲母亲的角色在家庭中错位,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中也比较常见。

比如说,爸爸在家庭一直处于一种去势的隐形的状态,而妈妈拥有这个家庭过多的权力。

这种情况最影响的是孩子对于性别的认同,以及成人后的亲密关系。

7.隔代卷入

一个没有分化好的男人,跟一个没有分化好的女人结婚,然后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家庭就有可能是一种很黏糊的关系。

因为他们怕这种黏糊的关系带来的错乱,所以他们有意无意的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进入家庭,这就是关系入侵。

这样子呢,就稀释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三代人像一锅粥那样的在煮着。

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轴,一定要把这个轴守稳,只要是这个轴在,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但很多家庭是将这个轴的权力,拱手出让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样就可能导致孩子的很多内心冲突。

这几种不健康的家庭问题,小心影响孩子一生

8.功利化的关系

无条件的爱是,我爱你因为你是我孩子,而不是你做了什么才爱,没有做什么就不爱。

功利化的爱,是你必须会弹钢琴我才爱你,或者说,你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爱你,你听话我才爱你。这种有条件的爱,反映在亲情里,尤其变得悲哀。

人格没有成长好的人,在原生家庭没有分化好的人,无条件的爱会让他觉得恐慌,会让他觉得失去自己,所以,他需要用这种有条件的、可以外化的方式,来隔离跟另一个人亲密的关系。

分化好的家庭和分化不好的家庭,有什么区别?

举个例子,你住在集体宿舍里,你在凌晨两点钟时,突然想放肆地唱一首歌,结果是你快乐的程度,跟别人痛苦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你有多快乐,别人就有多痛苦。

在没有分化的关系中,某一个人的快乐,就是另一个人的噩梦。

如果你住的是一个独立的房间,隔音效果还比较好,那就是你晚上随便想唱什么,就唱什么,你快乐的程度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这就喻指分化得比较好的。

在家庭中的关系,如果爸爸妈妈在人格上有依赖,没有分化和独立的能力,孩子的离开就注定损害了父母的利益,所以孩子就会生各种各样的身心疾病,最严重的就是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永远都无法走出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黏糊   孩子   家庭   精神分裂症   装模作样   界限   人格   父亲   爸爸   小心   父母   独立   妈妈   话题   关系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