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方又名消渴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输布全身津液。若燥热伤至肺脏,而致病变有二,一则津液不能输布而直趋下行,小便次数增加;二则肺津液输布失常,口渴多饮,以上称之为上消。若脾胃受燥热之伤,胃火旺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易饥;脾气虚,脾失健运,转输水谷精微失常,久而久之,形体消瘦,以上称之为中消。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直趋下泄,故尿多味甜,以上称之为下消。

一、上消——肺热津伤证

主诉:反复口渴、多饮、多食、多尿10年余,消瘦6个月。

刻下见:口渴,烦渴多饮,多尿,多食,形体较消瘦,伴有头晕,肢体麻木,腿软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益气养阴。

处方:消渴方加减。

药物:太子参1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2克,知母10克,地骨皮20克,佩兰10克,泽兰10克,黄连5克,僵蚕10克,泽泻12克,水蛭3克,桑寄生15克,玉米须15克。上方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药服7剂后口干改善,口稍黏腻,小便基本正常,头晕、肢体麻木均明显缓解,稍有心悸。化验:空腹血糖7.7mmol/L,餐后血糖9.6mmol/L,舌质暗紫,舌苔黄腻,脉滑数。药已中的,守方加味复投。以12月5日方加丹参10克,菟丝子10克,鸡血藤10克,再投7剂,服法同前。

三诊:血压正常,肢体麻木基本缓解,腰酸腿软,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小滑。复查:血糖7.1mmol/L。药服3周,三热标象得解,气阴本虚渐复,血糖控制满意,标本均得到改善,当击鼓再进。继守12月5日方去泽泻,加淫羊藿10克,丹参10克,菟丝子10克,鸡血藤10克,再投7剂,服法同前,随诊诸症改善。

按语:鉴于本案,患者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数为主,可辨为上消——肺热津伤证。发病机制多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从邪正虚实来看,邪热炽盛,正气已损,正虚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麦冬润肺生津;天花粉、玉米须消热泻火,生津止渴;桑寄生滋阴;黄连苦寒以泻心火;生地黄寒凉以凉血而生肾水;知母、玄参清热,泻火,凉血;地骨皮、佩兰清热;泽兰、僵蚕、水蛭活血化瘀;泽泻健脾,又能渗湿,补肺脾。诸药同用,一则益气,二则生津,三则滋阴,四则清热,五则升阳。肺、脾、肾三脏同治,可益气而助阳化气,亦可生津而助阴成形。消渴方加减以“阳化气,阴成形”为主要理论依据,旨在以阴阳气化的基本功能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佩兰   桑寄生   生地黄   僵蚕   鸡血藤   天花粉   玉米须   太子参   菟丝子   泽泻   津液   生津   燥热   口渴   血糖   又名   糖尿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