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针灸也不例外,所以针灸的穴位每个人不一样,很多医生给每个人的留针时间也不固定。那依据什么确定留针时间的呢?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留针半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是怎么样来的呢,又是否合理?


1. 《黄帝内经》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余愿闻五十营奈何?歧伯答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於身。

大概意思是人的经气一昼夜运行五十周。

一天是50周,那每一周多长时间呢?

50周=24小时=1440分钟

所以经气运行一周的时间是1440分钟/50=28.8分钟/周

因此从针灸得气开始,经气循行一周是28.8分钟,所以留针时间就是约30分钟。


2、《针灸甲乙经》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后世的针灸学发展几乎都是遵循本书。

本书详细记录了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以及留针的时间。

《针灸甲乙经》卷三 面凡二十九穴 第十

“攒竹,一名员在,一名始光,一名夜光,又名明光,在眉头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丝竹空,一名巨 ,在眉后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三呼,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

上面每个穴位都写了“留几呼”,这就是指留针的时间;这里的“一呼”是指在人体安静的状态下:一呼一吸的完整过程。

所以按《针灸甲乙经》来说每个穴位的留针时间又都是不一样。


3. 子午流注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子午流注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律,在古代针灸疗配穴有专门的子午流注法,方法以十二经中的六十六个五腧穴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并随日时的变易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开阖情况,作为取穴的依据。

子午流注认为,经气循环一周全身时间是两刻钟即为30分钟,所以从针灸得气,到经气循环一周30分钟,取针。所以针灸留针的时间是30分钟。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上面介绍了三种古代针灸的留针时间,其中第二个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难,所以现在的医生,结合第一个和第三个,一般选择留针30分钟左右;在实际中具体留针多长时间,还是要看这个医生对针灸的认识,这个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一般来说,寒证与热证:寒证宜用补法,久留针;热证宜用泻法,不留针,若留针,时间宜短约为5—10分钟。虚证与实证:虚证宜用补法,久留针;实证宜用泻按或刺血法,不留针,若留针,时间要短约为5-10分钟。痛证:分急性与慢性病证,急性宜用重刺激,留针时间短;慢性痛证一般用轻刺激,久留针效果好,如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肩周病、胃脘痛等。寒厥与热厥:均应久留针。寒厥乃阳气衰微,四肢不温,手足冷。热厥乃热盛所致阳气郁闭所引起的手足逆冷证。久留针以疏其气血,调其寒热。而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留针,如面肌痉挛、破伤风痉挛,留针应较长时间,这样疗效才好。


中医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

  总而言之,针灸的留针时间应该视具体病情斟酌,病情轻,病程短者,留针时间短;病情重,久治不愈者,宜久留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针灸   黄帝内经   明光   郁闭   定息   时间   阳气   子午   穴位   实证   气血   手足   昼夜   病情   多久   中医   合适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