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三要:行气、服食、节欲缺一不可

养生的三个要点

养生有三个要点,这个在道家的经典《抱朴子》里有明确的记载。


养生三要:行气、服食、节欲缺一不可


一是行气。行气,包括大部分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内家导引术,包括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内家功夫。普通的体育锻炼练的是肌肉,所以西方国家以肌肉为美,并不讲气血的运行,所以在养生术中应该算外家之外家。中国功夫特别强调气血的循行,按照特定方法和姿势,有修气与修脉之说。这些方法,能极大地促使自身的气血循环,动则养阳气,甚至能聚气结丹,促使生命的升华。

按照《黄帝内经》的讲法,动养阳,静养阴。这些方法都能迅速地增强自身的阳气。也就是说,这些方法,就是自己在发电,电就是自身之阳气。


养生三要:行气、服食、节欲缺一不可


二是服食。世间万物,均离不开阴阳。阳为能量,阴为贮备能量的介质。如果把阳气比喻为电,那么阴就是可以充电的电池。电不能凭空存在,必须依赖于电池,才不会消失在虚空中。阳气来源于天,阴气来源于地。天为阳,地为阴,从地上长出来的东西属于阴,阴能包含阳气,贮存阳气。所以道家修行,少不得服食。服食就是在扩充自身的贮备能力,也就是在扩充充电电池。

尤其是老年人,大多都有肾阴虚的情况。肾就是电池,白天醒着就是放电,晚上睡眠就是充电。经过多半辈子的充放,电池的容量就会下降。所以老年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肾阴虚。理论上讲,如果没有阴虚,贮存的阳气就会很充足,人就不会死。老年人寿终正寝都是阴阳二气枯竭了。另外,有一些体质偏于阴虚,或者血不足的朋友,也要注意养阴。这两种情况,单纯练功是不行的。单纯练功只是在发电,但没有去修复电池,没有去扩充电池容量。

养生三要:行气、服食、节欲缺一不可


所以说,通过练功、行气获得的能量要贮备到肾这个电池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只讲究行气,而不重视服食,逐步会出现阳盛阴亏之现象。也好比自身不断地在发电,可是电池的贮备能力有限,强行充电,就会把电池充爆,如此则多余之电循经脉窜行,阳气主生发,多余的阳气会聚于头顶,出现种种不适,又由于阳盛阴亏,则易出现阴虚发热、筋骨僵硬的表现。

很多运动员年轻时刻苦锻炼,中年之后体质日衰,也包括很多练武之人,很多拳术名家到了老年下肢功能变弱,有的甚至瘫痪,坐轮椅,而上肢依旧灵活。此皆是没有配合服食,阳气太盛,伤及真阴,逆冲于上,造成肝肾不足,如此则下肢气血不足,出现种种失常。

这种情况,除非是修到真正的先天一气才可以不必服食。真正的先天一气,可以化生出阴阳二气来。但我们在后天状态,很难修出来真正的先天一气。据说,要进入到一念不生的状态才可以。如果到不了这种状态,修出来的都属于阳气。真正能养阴的功法是非常少的。

三是开源节流,古人讲要慎房中。慎房中,也即是节欲。欲不可纵,纵欲则精气泄漏,好比电池漏电。费尽心思,发了很多电,可是电池老是存不满,由此则不能产生质变。精气泄漏,不足以维持正常体能,则出现种种虚弱之证,甚至有些纵欲者精气尽而夭亡,更离养生之旨远矣。


养生三要:行气、服食、节欲缺一不可


现在来讲,这种消耗也不仅仅是房中,像熬夜、酗酒、痴迷于游戏、影视、包括一些大喜大悲等情绪的失常、甚至毒品等,都可以快速消耗自身精气。因为这些行为导致的猝死常常见诸于新闻,可惜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般来讲,只要重视了这三个原则,以此来养生,精气会越来越充足,身体也会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化生   黄帝内经   阳气   精气   下肢   道家   气血   先天   老年人   阴阳   能量   重视   电池   状态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