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火内格,甚则血溢

余火内格,甚则血溢


余火内格,甚则血溢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提到,庚子年,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甚则血溢。这里谈到的血溢,就是不同表现的出血,像吐血、咳血、鼻出血、妇科出血、便血、眼睛出血、舌头出血、脑出血、甚至皮肤上也会裂口出血。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外面都有一层表皮,这层皮肤可以把血液封藏在血管中,不让血液外出。如果这层表皮破裂了,就会形成出血。这种非正常渠道的出血,都属于血溢。血溢,就是血溢出来了。这个血溢,是红色液体从体内冲出来了。如果拿地球来类比,那就是火山爆发了。火山爆发,会喷出红色的岩浆,相当于地球出血了。


余火内格,甚则血溢


《黄帝内经》在这里,谈到庚子年终之气的气候,属于燥令行,燥令指的是阳明燥金。阳明燥金此时的力量最强,整个的大气场,从上往下压的力量非常强。这样,从下往上升的这个气场,就被压制住了。这部分气被压制在地球内部,造成地球内部气压升高,高到一定程度,郁积之气外冲,会出现大地抖动。如果再严重一点,这股压力积累在岩浆中,那么也会造成岩浆外冲,这就是火山爆发。这里,火山爆发的原因,就是余火内格。地下之火,地下的热气,不能及时上升,郁积在地下,积累到一定程度,冲出地表,就是火山爆发。

余火内格,甚则血溢

在这样的大气场中,人体之气,也会被极大地压迫在小腹之中,不能上升,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肝郁。如果小腹里气压太高,小腹里太热,就会形成一个向外膨胀的大环境。本来,正常情况下,小腹属于水,气场是往里收的。现在小腹里气压太高,向外膨胀,就会严重影响到向内收的这个气场。造成人体这个气场中,内收的气场大大减弱。这个气场减弱之后,会相应地影响到血小板这个指标。血小板就是这种收藏的气场凝聚而成的。这样会造成血小板指标偏低,这就容易造成出血,也就是血溢。


余火内格,甚则血溢

这种向外膨胀的气场,会使得表皮越来越薄,当表皮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开裂,开裂之后,也会形成出血。这种出血,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非正常出血。非正常出血,基本上都是表皮破裂之后形成的。所以,这种非正常出血,也就是血溢,基本上都是余火内格,甚则血溢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要怎么治疗呢?根据运气学的指导思想,要升而散之。余火内格,相当于门窗都关闭着,室内的热气出不去。这时候,打开门窗通通风,室内一下子就凉快了。升而散之,也是这个思路,把体内的郁积之火,郁积之气统统散出去,体内这个大环境就清凉了。内部压力消失了,表皮会自然收口,血溢自然就会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黄帝内经   通通风   血小板   岩浆   表皮   气压   小腹   热气   火山   门窗   体内   地下   程度   地球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