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心有所忆谓之意”如何理解?

脾藏意。实际上,古时候说的这个脾,更接近于现在的胰腺。综合起来讲,脾胃胰腺都属于土,并不是单指的左侧这个脾。

《黄帝内经》中“心有所忆谓之意”如何理解?

《黄帝内经》中讲到,“心有所忆谓之意”。这里这个意的意思,也就是说心想事的这个行为就是意。如果老是不停地想事,脑子停不下来,那就会伤害到脾。经常胡思乱想地人,一般都比较消瘦,我们看到过很多。身体本来就不好,就劝他,有事作事,没事不要想事。想的太多的人,身体没有很好的。

因为想事这个行为,也要消耗人体的精气。身体非常虚弱的人,动动脑子都感觉累的慌,或者有人常说,累的脑子都不愿动了。这说明,想事这个行为也是需要消耗精气的。所以,脑子老停不下来的人,都比较虚弱。我们看到过一篇资料,讲的是国内的一个数学家,天天在思考,身体消瘦,反应应对能力都比较差,那上公交车的时候,眼镜都能被人挤掉,这个也是精气不足所导致的。精气足了,各种反应应对能力都会很强。

《黄帝内经》中“心有所忆谓之意”如何理解?

也有时候,我们说过,有些朋友失眠,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脑子不停地想东西,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就是停不下来,停不下来,自然就失眠了,睡不着了。那这种情况,用上小建中汤,给他收敛一下,他马上脑子就休息了,没有精气供他想来想去了,这样就会睡着了。

《黄帝内经》中“心有所忆谓之意”如何理解?

不想事,这个行为非常难以做到。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讲过,只要不生妄念,就可以后天返先天,无论佛法中的禅定还是道家的丹道,都特别强调不生妄念。这个是一个很难闯的关隘。所以如何止住念头,不去瞎想,这个是修行界一直探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那么我们以前的前辈做了很多的探索。像脾藏意,这个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有些人根据这个原理,会去服用一些药物,强行去控制这个念头。这个在孙真人的《千金方》中,有不少的方子,是调理这一块的。也有吃蜡的,吃完后可能就把这个脾气给固住了,脾气不动,那杂念就没有。这样讲,小建中汤可能也有这样的功能。我们有机会可以试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帝内经   建中   千金方   动动脑   妄念   精气   胰腺   消瘦   虚弱   消耗   念头   思路   脑子   脾气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