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一、工艺混乱

普洱茶,原料再好没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化制茶工艺,一样做不出好喝的茶。普洱茶从鲜叶采摘时就应该有标准,就是采摘的时令及天气。比如:鲜叶还未生长到所谓的成熟就过早采摘或已过了最佳采摘时令,对茶叶口感都有影响;尤其是要看天气,下雨、雾天、阴天,茶叶上露水大等原因采摘鲜叶都会影响茶质与口感。鲜叶采摘下来后要经摊晾走水,使鲜叶的含水量降到70%左右,再手工杀青。走水摊晾的薄厚,包括摊晾的时间,周围的温度、湿度都会影响茶质与口感;杀青时铁锅的温度、翻炒时间、手法、频率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口感;杀青完成后要进行揉捻,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揉捻时茶叶的温度,揉捻的时长,揉捻的轻重,现场的温湿度,尤其是手法非常重要,不同等级的茶叶需用适合的手法揉捻,这样才能保证茶质和口感;揉捻完成后进行日晒干燥,也就是晒青,整个过程控制在24小时内制成毛茶,才能保证品质与口感,而整个过程都需用适合的标准,才能做出好的普洱茶。现在,普洱茶制茶工艺方面较混乱,而且工艺创新方面很慢,大家都在用所谓的传统、古法等说法的工艺去制茶,实际上不管是什么等级和产区的茶,制茶工艺同质化严重、大同小异。小作坊就不用说了,一般都是简单粗暴的工艺。大型企业由于销量大,费用高,为节省成本,工艺都机械化了,也就是那么大的销量,哪有那么多的春茶原料,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要用人工去精细完成是不可能的!茶,确实需要精工细作,才能出好茶,既然要精工细作就不会有量,所以,现今真正好的普洱茶是出自精工细作的中小企业。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二、古树茶混乱

普洱茶确实有古树茶和台地茶,古树茶就是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茶树,一般百年以上称之为古树茶,古茶树一般大小不一,不规则的生长在森林中。台地茶是现代人工种植的规范茶园,茶树大小一样,都是矮化种植。古树茶的特点就是苦涩度低,滋味丰富,不管新茶时还是放几年口感都非常好。由于这些年普洱古树茶的热销,很多商家开始通过改变制茶工艺后,用便宜的台地茶冒充古树茶,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冒充的茶有明显的特点,就是泡时叶底会显红梗红叶,茶梗和叶片的边缘是显红色。所以,普洱茶的叶底色泽均匀也是判断是否古树茶的一个经验。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三、仓储混乱

普洱茶因仓储而有生命和价值,好的仓储对于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和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先来看看藏茶最早的广东,这些地区都是高湿、高热的气候,普洱茶在这里转化非常快(问题是需不需要,适不适合这么快的转化),但问题也很明显。高温高湿容易发霉变质,茶喝起来老是有股仓味(就是霉味),异味盖过了茶本身的滋味。所以,这些地区藏茶虽然早,但是的确不适合长期储存普洱茶,既然不适合为什么是广东早呢,这是因为资本的原因。健康安全不容忽视!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说法是“干仓”或“纯干仓”的茶好。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干仓是云南昆明藏的茶,昆明的湿度温度要比广东那边低,确实降低了普洱茶发霉变质的几率。其实,不管是湿仓还是干仓,核心的问题是仓储工艺没有标准,没有针对茶质本身来制定适应的仓储工艺。现状是混堆、混放,不注重仓储环境,没有专人护理,只是放那就行了。这样的仓储能出来好茶吗?好的仓,首先,地域很重要,合适的自然湿度、自然温度、自然转化,对周边的空气及环境有标准,根据茶质制定仓储工艺,专人护理等一系列工艺环节都要有标准,这样藏出来的普洱茶,才有价值。

普洱茶行业的混乱现状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普洱茶   精工   走水   混乱   台地   都会   细作   茶树   广东   口感   茶叶   环节   温度   现状   工艺   标准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