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搜一些名中医会出现“毁誉参半”的情况

我们中医同行如何认可同行的水平呢?

从两点来看,第一点看他学术专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点看他论文和学术专著里边知识和经验的可复制性和有效性。

所以在我通过头条和小红书在做中医科普被问及推荐医生时,我所推荐的至少符合两点中的一点。

然而,有时候却被网友截图网上的“差评”来质问我。[皱眉]

想起前几年问过我老师师爷他老人家的有效率,加上今年我自己栽过的跟头,我渐渐明白了一些……

我14年2月10日开出了第一张处方,到今年迈入了第8个年头,全职干中医到今年也已经3年了,但我明显感觉到今年上半年我碰到的疑难杂症竟然比之前的6年加起来还要多,当然随之而来也持续收到不少患者送来的锦旗。

说实话目前我日常门诊看一天,能遇到的普通病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了。最过分的是,曾经有一天普通病号就几个,全是疑难杂症或者是西医效果不好的跑过来就诊。(看完病号原地就要脑袋爆炸[石化]……)

我仅是一个小中医,我的医术固然获得了一部分患者的认可,但仅这样就变得如此,那些名声在外的名家呢?

患者身有所苦,可以说遍访名医不停地打听好医生来求治,结果一次次失望,突然听自己的医生说推荐一个医生给治,那患者肯定抱有很大的期望。

尽管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上有些优势,但日常看常见病和慢性病也是常态,没有哪个中医师是专门看“疑难杂症”的。[我想静静]

只不过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影响下,使得我们中医对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没有那么高的依赖,不存在说“诊断不明确,无法确立治疗方案”,我们只需要依据“藏象理论”来“司外揣内”,然后将“理、法、方、药”渗透到整个诊疗过程中。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尤其是改善症状上是有优势的,所以就导致我们中医看的都是些慢性病和西医效果不好的病,接着就是看疑难杂症。

所以,名气越大的中医师看的疑难杂症越多,看好的疑难杂症越多名气越大,但“疑难杂症”四个字毕竟占了“疑”(不好明确诊断的)“难”(不好治)“杂”(夹杂的脏腑异常和病理因素多,且病情复杂)三个字,所以实际名医的有效率可能甚至不如一个只会治痛经的新手。

这就导致失望而归的患者怨气满满(呸,就这医术还专家呢,砖家吧[吐]),因而你会看到名气很大的名家下边恶评真是不少。

而又有不少民间中医(我不是黑所有民间中医,只是说的一部分,谁急说的谁)素有“瞧不起所有科班出身,瞧不起名家,瞧不起西医”的臭毛病,这就导致甚至有留言“这病不难治啊,就这水平还名家呢”(为什么中医乱象这么重,这些怼天怼地怼名家的民间中医贡献了一大波[发怒]),这就是大家网上查到看到的乱象。

所以,真正看名家行不行不是网上一溜的好评666,而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他是否获得了同行的认可,或者他的学术传承人是不是也很强,两点中任意一点都是足够大家信任和选择的。

另外疑难杂症治不好,也要调解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然后听一下大夫的推荐换一些医生治治看。[灵光一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中医   毁誉参半   中医师   病号   慢性病   疑难杂症   医术   常见病   西医   名气   名家   两点   患者   同行   民间   不好   情况   网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