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有优势,西医查不出原因的莫名头晕中医来解决

说起头晕,往往老百姓最先想到的是脑血管问题。对于一名医生(西医)来说,它的病因太多了,除了脑血管问题,最常见的还有贫血、低血压、耳石症、颈椎病、外伤等。但对于中医来说,又有血虚、痰湿、肾虚、肝阳上亢等分型。

所以在对疾病的认识上边,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无论是病因病理还是发展传变都有迥然不同的认识,但其实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补充和借鉴的(其实只见过中医借鉴西医知识补充自己认识[捂脸])。


我们从一则案例来看:

2021年4月19日,那天是周一,因为没限号导致门诊病号超员,正在看病的间隙看到一个老病号扶着一个年轻女性(33岁,BMI:26)进来坐下,点头示意之后我便开始继续看病。直到11:30下班之后才轮到这个病号,她缓缓起身,坐下。

跟我说,她头晕6天了,起于与老公吵架,然后又不小心头磕碰了一下,结果第二天起床就开始头晕。之后于某三级医院检查,拍片之后排除脑震荡,之后于神经内科又排除耳石症,血压也不高,其他检查也无异常,直到第7天仍然头晕。然后经朋友介绍,于我处就诊。

再问之下她头晕兼眩,呕吐,乏力,口苦,口气,便溏,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腻,齿痕舌,右脉沉细,左脉细。

从患者描述的西医诊治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常见的头晕类型基本都被排除了,从现代医学领域看属于诊断不明的“不明原因头晕”。

我们从中医角度看,患者无明显的体位性眩晕(中医讲“起则头眩”,一站起来就感觉天旋地转就晕),虽然采集病史时除了患者自述的“病因”以外,并没有采集到关于“头晕”的特征性表现,但苔白腻、齿痕舌属于水、湿范畴,口苦、呕吐属于少阳柴胡类方证。

所以予以小柴胡汤合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5剂。

仅服药3天后(4月21日),患者因服药不慎腹泻过来问询。只见她容光焕发,自己走进诊室,声音洪亮,告诉我吃了药好多了,于是我顺势随访,记录如下:

辨证论治有优势,西医查不出原因的莫名头晕中医来解决

之后,在仔细嘱咐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后,提醒她药后复诊。

2021年4月24日复诊:头晕药后几乎痊愈,仅下楼略微有些头晕,药后乏力无,便溏已无,少气懒言已无,药后此次月经无乳房胀痛(原先要提前胀痛)舌淡,苔白腻,齿痕舌轻度 ,左脉细弦,右脉沉弦。予原方7剂以善后。

2021年4月27日患者过来扎针治疗腘窝紧绷,告诉我:药没吃完已经都没有问题了,但会继续吃完为止。


上文我们提到西医查不出病因,但中医来看其表现却有《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方证表现,根据《金匮要略》辨病内容我们又发现有泽泻汤、苓桂术甘汤的应用指证,于是最后我们选择以上三首经方。虽是3首经方却仅仅11味药,除去姜、枣的话,甚至仅9味药,但正如胡老所言“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西医   头晕   耳石   泽泻   金匮要略   中医   伤寒论   血虚   柴胡   病号   脑血管   乏力   病因   现代医学   患者   优势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