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防治

说起胆囊炎知道的朋友会很多,随内窥镜微创手术的成熟,很多人变成了无胆英雄。

技术的进步即是好事又是坏事,好处是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变得更小,更安全,恢复更快。坏处就是因为打击变小之后手术的泛滥,过度医疗的存在。

大部分人对胆囊炎并不是十分了解,这给过度医疗带来野蛮生长的土壤,可以说胆囊切除术在医疗领域里是过度医疗的重灾区。

我们在以前专门说过炎症,胆囊炎也不例外,微生物特别是细菌感染因素造成的胆囊炎所占比例并不高,最多的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回流至胆道、胆囊造成的化学刺激性炎症,约占所有胆囊炎的一半,这一点在说胰腺功能时讲过了。

因为胆道跟胰腺是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胆汁、胰液相互会回流到胆囊和胰腺,带来胆囊炎和胰腺炎,其中一个器官功能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另一个器官造成危害。

另一个导致胆囊炎的因素是胆囊结石,因为结石的存在堵塞了胆汁的正常排出,胆汁淤积在胆囊内也会对胆囊壁造成化学刺激形成炎症。因为在胆汁排空的时候胆囊内就没有残存的胆汁刺激,就不易造成胆囊壁的刺激,胆囊有结石堵塞时,胆囊内一直淤积有胆汁,炎症就容易产生。

还有一部分胆囊炎是肠道寄生虫造成,蛔虫有一个特性,喜欢钻孔,越是孔洞越是往里钻,胆道是蛔虫喜欢钻的孔洞,蛔虫进入之后未能及时钻出,可能被胆汁杀死残留在胆囊内,刺激胆囊炎症产生。

胆囊炎大部分没有症状(约占七成),特别是结石性胆囊炎和胰液相关的胆囊炎,通常是体检时发现,有些人就被医生忽悠去把胆囊割了,说是免得以后痛起来麻烦,这就是典型的过度医疗了。

有症状的胆囊炎最重要的症状就是腹痛,腹部中上偏右的位置(胆囊在体表投影)疼痛,向右肩背部反射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多数在暴饮暴食特别是多脂肪饮食之后发生。

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有发热、畏寒的表现,真正需要手术的恰好是化脓性胆囊炎,有可能胆囊会穿孔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穿孔带来的胆汁性腹膜炎有生命危险。

另一个需要手术的胆囊炎是频繁发作,一是痛苦,二是频繁的炎症发作带来胆囊壁增厚,有癌变的可能,胆囊本身储存胆汁的功能消失,留下来没有还带来病人痛苦,这个可以手术摘除。

胆囊炎的治疗除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也很多,过去在消化内科治疗的比较多,现在肝胆外科从普通外科独立之后,为了生存,也会收治这类病人。

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止痛对症,禁食减少胆汁排出,提供肠道外营养,有细菌感染的抗感染。

胆道本身没有细菌,细菌也是从肠道逆行至胆囊,所以抗生素的选择主要针对肠道细菌。

最主要的还是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增宽自己的食谱,让胆汁和胰液的分泌在适当的量,不至于相互影响带给各自炎症反应。

对于胆固醇为主的胆结石,可以口服溶解结石的药物减少结石,减轻对胆道的堵塞,避免炎症的发生。

胆囊息肉不是胆囊炎的原因,看息肉大小和位置,如果堵塞造成胆汁排出受限,胆汁淤积才需要处理,也要视有无腹痛、腹痛是否发作频繁,有无胆囊壁增厚、癌变可能和胆囊储存功能丧失才考虑手术治疗,否则保守治疗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胆囊炎   胰液   孔洞   胆道   蛔虫   胆汁   胰腺   胆囊   肠道   炎症   结石   细菌   手术   功能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