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最近《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表示纷纷“中枪”

(《咬文嚼字》创刊于1995年,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管、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针对社会语文运用的期刊,以纠正语文差错、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健康发展为办刊宗旨)

是“新冠(guān)”,还是“新冠(guàn)”?

“戴口罩”还是“带口罩”?

“螺蛳粉”还是“螺丝粉”?

先容桶仔卖个小关子,答案留到最后揭晓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别看只是细微的差别

实际的意义可是差之千里噢

稍有不慎,说不定还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呢

比如在2018年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上

时任校长在演讲中鼓励学生“立鸿鹄志”

就将鹄(hú)念成了(hào),引发网友热议

一时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其实,在茶文化中也有喝茶版的“咬文嚼字”

最常见的便是

“潮州工夫茶”与“潮州功夫茶”

“单丛”与“单枞”

爱茶的你,又对此了解多少呢?


潮州人泡茶讲的是“工夫”不是“功夫”

许多人认为“潮汕功夫茶”是对的,往往是从字面意义出发,认为“功夫”代表着技艺高深, 特别是结合潮汕人喝茶时的讲究和工序的复杂性,但潮州方言中,“工”(gāng,读如“刚”)与“功”(gōng,读如“攻”),读音截然不同。

“功夫”与“工夫”的含义亦不一样。“功夫”指本领、造诣,如唱功、扇子功。“工夫”则指精细,如说“某某人过工夫”,意思是某人为人处世十分精细、周到,这里的“工夫”就绝对不能用“功夫”代替,其道理就像“工笔画”不能说成“功笔画”一样。

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物质与精神的多种因素。因此,用“功夫”一词不能表达潮州茶道的精致讲究,而应以“工夫茶”来指称。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单丛”似木却非木

许多茶叶商铺,用了“枞”字,其实也是望文生义。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但并非需要“木”字旁。

还是从潮汕话入手,“丛”在潮语读“层”,意为聚集,如人丛、草丛等,也有做量词的用法,专指丛生之物,如白居易《买花》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里的“丛”的意思就类似于棵、束、株。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怎么样,听完桶仔科普后

有没有一解你心中积蓄已久的小困惑?

以后喝茶时是否又多了一份满足呢?

不过

一杯令人满足的好茶

还得有一种让茶叶“尽情发挥”的好水


广东人冲茶 鼎湖山泉水

历经千年原始森林根系与原生态山岩土壤的层层过滤

每一滴鼎湖山泉水中都蕴含自然均衡的矿物元素

水质清澈甘美、口感清甜温润

山泉水水质软且含有多种无机物,因而表面张力大

在泡茶过程中能使茶的色香味得到很大的发挥

令茶色更鲜亮、茶香更浓郁、茶味更加清润回甘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其实咬文嚼字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修正字面上的错误

更多的是想让我们追求精益求精的处事原则

也是一种严谨、积极的生活态度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就像鼎湖山泉一样

一直专注于以天然健康的优质山泉水

滋润着广东百万家庭

努力让一杯杯好茶,温暖着你我

喝茶也要“咬文嚼字”?


答案揭晓:1.新冠(guān)

2.戴口罩

3.螺蛳粉

桶仔温馨提示:出门还是要戴好口罩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咬文嚼字   鼎湖   潮汕   潮州   螺蛳   功夫茶   茶道   字面   口罩   差错   工夫   茶叶   语文   功夫   山泉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