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系病证——4.吐酸


脾胃系病证——4.吐酸

脾胃系病证之吐酸

一、概述

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不咽下而吐出,若咽下称吞酸。中医学“吞酸”“吐酸”“反酸”常并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吐酸可出现于西医学中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学中认为本病与肝郁化热、脾胃虚弱有关,且有寒热之分。基本病机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根据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二、辩证分型

1.热证 吞酸时作,脘腹满胀,心烦易怒,胁肋胀满,嗳气腐秽,口干口苦,咽干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泻肝火,降逆和胃。常用左金丸加味。

2.寒证 吐酸时作,胃脘闷胀,嗳气厌食,四肢欠温,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沉迟。治以温中散寒,制酸和胃。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胃系病证——4.吐酸

三、医案精解

刘东汉医案

患者,男,38岁。

初诊

主诉:胃部不适10余年。

胃部不适10余年,2002年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西医治疗一年多,症状有缓解,但近日又出现胃脘灼痛,发酸,恶心干呕,嗳气,呃逆,伴有睡眠差,浑身疲乏无力,头晕。舌胖大,苔白腻,脉细。

中医诊断:吐酸;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

证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治宜:疏肝泄热和胃。处方:

柴胡10g、党参10g、半夏10g、茯苓30g、生姜10g、白芍30g、焦甘草10g、黄芩10g、生黄芪30g、焦黄连3g、肉桂3g、木香10g、天麻10g。

7剂。水煎分服,每日1剂。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继服上方调整1个月后症状全消,后以补中益气丸调理而安。

:胆汁反流属中医肝郁气逆,胆汁随之上逆反胃,治以疏肝泄热和胃为常法。但本案患者因久病耗损阳气,脾阳受损,疏泄失职,故有胃内灼热,又有全身虚象,所以选择疏肝降逆和健脾益气兼顾的治疗方法。方中柴胡、木香降逆疏肝;黄芩、黄连苦以清热消灼;生姜止呕;党参、半夏、茯苓健脾益气;黄芪、肉桂温阳补虚。全方共奏疏肝降逆、健脾益气之功,辨证用药准确,故可得疗效。

脾胃系病证——4.吐酸

【作者简介】康桥,男,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脾胃系病证——4.吐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脾胃   肝气   半夏   黄芩   柴胡   木香   党参   胆汁   茯苓   肉桂   黄芪   胃部   胃炎   西医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