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科学1——起源

人类作为有思想的动物,从小就会问“为什么”,2~3岁的小儿就可以把一个成年人问得瞠目结舌。很多人长大后就傻了,呆头呆脑,就问不出为什么了。但还人在不停思考“为什么”,这就是人类迅速进化的原动力,于是10000年前我们人类祖先跟野猪都在原始森林里角逐,但现在我们开养猪场,杀猪吃肉,开着汽车把猪肉运到各地。

我们还在不停思考“我们从哪来?到哪去?”

性的科学1——起源

从大的方面,在宇宙的形成方面,美国科学家伽莫夫等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大爆炸”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的宇宙如此广阔无垠,物质是如此丰富。宇宙是来自一个奇点,大爆炸后,经过138亿年左右,演化成我们现在的宇宙。在演化过程中,宇宙中形成各种元素,互相碰撞聚集,冷却,最后,形成了一个我们这个围着太阳转的地球,地球恰好又离太阳距离合适,温暖湿润,水可以成液态,各种元素又能化合成稳定的有机物分子,为生命的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

原子之间聚变、裂变,各种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我们人类从理论到实践,似乎都已经得心应手,我们几十年前都已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但它都是“死”的。怎么让我们合成的有机物分子“活过来”,我们的各级科学家却是束手无策。也就是说,无论是合成胰岛素、转基因,都是要在“活”的细胞或生物体上应用才行,我们不能造出“活”的生物,再高明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造人”方面,都不如一对文盲夫妇关上门去“造人”有效果、有效率。

那“生命”怎么来的呢?关于生命起源,最主要是下面的学说。

在生命出现之前的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各种元素都已齐备,从彗星撞地球带来的大量水汽,地球上没日没夜的下滂沱大雨,电闪雷鸣,这种极端条件下,可能会形成生命大分子。这种大分子随大雨进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里形成了最初的生命。

性的科学1——起源

1953年,有个叫米勒的研究生,在一个瓶子里装上一点水模拟海洋,然后按原始大气的成份装入瓶子,在瓶子再连上高压电极,不停放电,连续几天几夜后,果然在水里发现了一些有机物分子。米勒的导师兴奋的说:我打赌,当年上帝也是这么干的!

但是上帝后来是怎么让有机物分子“活”过来的,科学家们再也猜不出了。反正试了不少办法,这些有机物就是死的,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于是有人提出了生命来自外星球的说法,比如是外星人带来的或者是陨石带来的。其实这个说法,仔细一想,就会明白,这是在踢皮球,再追问外星人怎么起源的,又没词了。

反正,再后来,我们就知道,地球了有生物了,最初是先有了细菌。有科学家就像我文盲的奶奶一样下了结论: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就会有生命。我奶奶的结论是:有水就有鱼。每年夏天下大雨,我奶奶院子旁的一个大坑里都会蓄满水,我与小伙伴会跳进去游泳,秋天大坑会干涸,干涸之前都会抓到几条鱼。现在那个大坑早已填平,我奶奶也去世多年了。

从化石记录看,30多亿年前,地球刚刚冷却,表面呈现固态,就发现有细菌了,细菌很小,肉眼看不见,也不怎么说话,地球上看起去死气沉沉。几十亿年,一晃而过,到了几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就已经很热闹了,大量的多细胞生物出现,比如三叶虫、鹦鹉螺、某些鱼类等,量非常大,现在随便走到某个地质博物馆或者自然博物馆,都能看到它们的化石。要知道,成为化石的机会是非常少的,特别软体动物,死后很快腐烂了,被其它动物或细菌吃掉了。比如我们人类,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人要死去,但是几乎没有人有机会成为化石。我们研究史前人类,也需要化石,几百万年的人类史,目前收集的化石非常寥寥,从来没见过一具完整的人类化石,能收集到一块指骨、头盖骨、下颌骨之类,已令科学家欣喜不已。如果发现这类生物大量的化石,说明这种生物当年量非常多。这些多细胞的生物,是怎么产生出来的,或者是进化来的,我们的科学家也不知道,在这之前的地质层中缺乏过度的生物化石作证据,只好用“寒武经生命大暴发”来描述。

性的科学1——起源

当年达尔文研究到寒武纪生命大暴发时,也为自己的《进化论》感到惶恐不安,因为进化论解释不了生命大暴发。如果将来研究坐实了生命暴发理论,《进化论》也就成了废纸,达尔文一生的心血也付之东流了。几十亿年是个远超过我们想象的漫长的时间。因为我们普通人能想象的时间极其有限,一般人回忆到不了四代,比如我对我奶奶的妈妈就没有任何印象,我也想不起我曾祖父是谁,没人在我面前提出过他们,我也没过任何有关他们的文字记录,这才是几十年的事。我们骄傲不已的“中华文明古国”,可考的只能追溯到商朝,还不到4000年。所以寒武纪之前的几十亿年,找那时候发生的事情,更是难以想象。

有了生命,就不得不谈到性,生命的特征是有遗传物质,或者说是基因,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繁衍后代。生命存在的价值,总体来看,似乎是在基因的控制下,不停地将这些基因复制、传递,无它!细思极恐。

最初的细菌是不分公母的,靠自身的分裂就可以产生下一代。但是生物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环境与生物不停在发生相互作用。比如太古代的藻青菌,就有了光合作用能力,以当时空气中的氢、硫等为食,同时释放出氧气。对适应太古代大气的很多厌氧菌来说,氧气增多使生存环境变得“恶劣”,我们现在周围同样有大量厌氧菌,如使我们牙痛的牙周炎,很可能就是厌氧菌造成的。我们从病人身上取厌氧菌标本时,要避免接触到空气,否则厌氧菌会迅速死亡,使我们不能培养出病菌。有生物似乎《进化论》就在发挥作用,同一种细菌之间,也有身体强壮的,更容易适应环境,也有身体不好,容易死亡的。这种性状也通过遗传物质起作用。细菌之间,一个菌落的细菌,两个细菌就可以通过细胞膜交换遗传物质,使得细菌之间获得对方的性状。当然,身强力壮、分裂快、存活时间长的细菌,就有可能把更多的遗传物质传播开来。细菌这种互相交换遗传物质的方式,可以认为是最原始的性行为,也就是说,自从有了生命,也就有了性。性的本质是遗传物质的传递。因为原始生命没有性别,或者只有一种性别,可以认为是最早的同性恋

性的科学1——起源

目前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据此可以推论,无论细菌、鼻涕虫,还是养的宠物狗,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远古祖先,无论是自然随机产生,还是外星人带来,还是上帝从周一忙到周五造的。当年达尔文的奶奶对达尔文说:你可能是猴子变的,可我绝对不是。估计她只是不愿意接受人与动物有共同祖先这个残酷的现实而已。据此也可以推断:为什么现在还有不少同性恋现象?是因为我们最古老的祖先都是这么做的,有些人还有返祖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是根植于基因中,后天很难更改。

待续......

性的科学1——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达尔文   厌氧菌   遗传物质   寒武纪   有机物   进化论   化石   祖先   细菌   起源   科学家   奶奶   宇宙   人类   生物   生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