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你知道多少?关于艾灸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艾灸你知道多少?关于艾灸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艾条和艾叶


随着国家经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养生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加上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及对于中医政策的放开并大力支持发展中医相关产业,作为准入门槛较低并且不属于医疗法规所限制的侵入性疗法。艾灸这一传统医学的外治方法,自然就进入了商家眼中,成为了众多养生保健行业的主打产业,也成为了广大民众心中养生保健祛病的香饽饽。各种养生会所,保健会馆,足疗馆,美容院,甚至还有专门的艾灸馆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布大街小巷,也有众多的艾灸类书籍充斥着书店柜台。这些地方往往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为了招揽顾客往往是把艾灸捧上了神坛,把艾灸疗效吹得神乎其神,甚至包治百病,百无禁忌,不管是男女老幼,寒热虚实,也不论你得的是癌症晚期还是感冒发热,反正是无所不治,无所不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关于艾灸你又了解多少呢?

一、什么是艾灸?艾灸是灸法的最主要一种,因为灸法用的材料主要就是艾叶制成的艾绒,所以也常称灸法为艾灸。灸法古称灸焫(ruo),《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它弥补了针刺和药物治疗的不足,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节约,是中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针刺疗法一起合称针灸。

二、艾灸有什么作用?说艾灸之前先说说艾叶,《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能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多方面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柔软纤维状的艾绒。用艾绒作施灸材料,其优点是:第一,便于接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第二,燃烧时热力温和有力而不起火能窜透肌肤,直达深部,故能较好地发挥防病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又因艾叶药源广泛,价格低廉,所以几儿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灸法就是通过灸火的温和热力,作用于身体的经络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温补脾肾、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

艾灸你知道多少?关于艾灸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中药艾叶

三、艾灸都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所以艾灸适用于虚证、寒证、阴证。适用于慢性久病. 以及阳气不足之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风寒湿痹、痛经、腹痛,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的吐泻等证;牌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等证:及阳气虚脱、中气下陷和外科疮疡初起及疮疡久溃不愈等。而现在好多地方都是无论说明情况,只要你来了就是艾灸,也不管你是寒热虚实(当然,他们也压根儿就不懂),也不管你什么经,什么穴,每穴灸几壮,该补还是泻。

四、艾灸怎么施灸?曾见参观过一些艾灸会馆,见他们都是衣服脱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艾灸盒,那特么哪是艾灸呀?那明明是烤火呀!而且根据他们自己的冬病夏治理念,天越热越要多灸。也曾亲耳听见一个在前一天于他们会馆做过艾灸的,问他们说:“我这做过艾灸怎么浑身虚脱一样,而且口干舌燥”,只听他们的人员说:“没事儿的,正常反应,还是需要,多灸灸就补过来了,今天再多灸几盒”。我的天呀!真是无知者无畏!你就是不虚的人,大夏天的照这么个烤火法,烤的浑身大汗淋漓怕最终也是落得个汗随气泄,气随汗脱的气阴两伤的地步!那到底要怎么施灸呢?1、施灸的顺序 ,在《千金方》中就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说明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条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柱是先小而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比如气虚下陷的脱肛,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这样更能提高疗效。2、施灸量一般凡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腰背腹部及肌肉丰厚处,宜大炷多壮;头面、胸部及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宜大炷多灸。对沉寒瘾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施灸疗程的长短,是施灸量的另一个方面, 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急性病有时只需灸治1~2次即可;慢性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一般初灸时,每日1次, 3次后改为2-~3天1次。急性病亦可1天灸2~3次,慢性病须长期灸治者,可隔2-3天1次。

五、灸法有什么禁忌?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热毒炽盛、血热妄行等病证,均应慎用或禁用灸法。此外,对颜面五官、阳部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选用直接灸,对妊娠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关于禁灸穴位,古代文献记载有50多个,运用时应从实际出发,不必拘泥。曾听一个患者和我讲:“房大夫,我这失眠很严重,听人说艾灸很好,我就去了艾灸馆做艾灸,怎么越灸越睡不着呢?”,我答:“人的自然规律就是夜间阳气要归于内,阴气独居于身,阳主动,阴主静,再依你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就是心肝火旺,心火不向下移交于肾水,你现在不做艾灸,夜间还满身阳气乱窜,再艾灸艾灸火气烧得更旺,失眠不加重才怪!”。

六、关于灸后的调摄,《针灸大成》说:“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力;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这些在临床上可酌情灵活运用。

七、艾灸用的艾绒是新的好还是陈的好?当然是老艾好,干燥密封保存得当的话是越陈越好,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说。我曾经刚跟师时自己在正月时分,于田地里见一片无人釆的老艾,艾叶在艾棵上面自然干透了,我就将干艾叶釆回了家,搓成艾绒,装进玻璃瓶里拧紧盖子放了起来,后面也忘了,有次无意间找了出来,拧开瓶盖时辛凉芳香之气扑面而来。

艾灸你知道多少?关于艾灸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艾绒和艾条

#健康科普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艾灸   艾绒   急性病   素问   外感   寒热   阳气   慢性病   风寒   穴位   经络   虚实   针刺   会馆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