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新颖的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观点

中医看病离不开四诊。那就是望、闻、问、切。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老人家告戒我们,不可以一股脑地兼收并蓄,泥沙俱下,全部拿来主义。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利用,对国家、人民有利,对民族、对学科有用的,才是我们需要的啊。我简单地说一下四诊。

望:望什么?望病人的形神气色。形:形态,形体,形状,形貌,行走坐卧的方式等等。中 医诊断学里面已经讲得清楚,不再赘述。我想加入的,是我近几十年的一点想法,因为临床我就是这么用的,我阐述的是我的一点想法和观点。

给我们的现代中医的肉眼上,加上一项特殊功能,达到扁鹊他老人家的“视垣一方人”的能力。甚至比他更强大。就是把现代物理、化学的东西加入中医的望诊。这是中医望诊的延伸,透视内外。既可以作为诊断参考,又可以作为治疗疗效的评判参考。

第一项,就是现代的物理学的光、电、波等等成像技术,也就是影像学的诊断,加入中医的望诊里面,看到人体的内里所以想看到的一切。大小占位,感染,炎症,畸形,梗阻,梗塞等等等等。还有病理学、细胞学等等应该也是影像形态的东西。如在清朝中医和西医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是一致的,现在临床上,病理学的发展对恶性肿瘤的明确诊断十分重要,国家也有相关标准,需要病理学的诊断作为明确诊断的标准。临床中医加入这些素材明确诊断,丰富了诊断望诊的依据;同时经过中医药的治疗,复查可以作为疗效的评判标准。

第二项,就是化学检验,如各种生化,各种实验室检查等等,对于中医临床诊断和预后的评判效果都有积极意义。

在临床上,加入现代的影像学和化学检验结果作为临床的诊断素材,和评判疗效标准,很有现代化气息,也接地气。因为当今社会基本都已经接受了西方科学的东西,来诊的时候他们叙述的都已经不是老一代中国人的语言,夹杂着的舶来语和词汇,还有时髦语、自创词等等。身体不适的症状更是如此,都几乎不会表达自己身体的痛苦了。

闻:那就是闻气味、声音、环境等等。借助由外及内的一些东西用来参考。

问:中医诊断有十问,不再赘述。

切:切脉,切肌肤、切腹。等等。就是用手接触患者的脉搏、皮肤的润涩滑腻湿燥等等。当然包括寒、热、温、凉、痛、痒等等。还有是否包块,比如一个疙瘩,医生找这个的红肿热痛的属性,学医知道这个疾病属阳,用的手段就有望、闻、问、切,你可以琢磨琢磨看看哦。当然你也可以琢磨琢磨癌症的肿瘤是属阴还是属阳。

我就是想把影像学和检验学得到的结果加入中医四诊。特别在望诊里面占有一席之地。不知道大家以为然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扁鹊   望诊   泥沙俱下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医   望闻问切   病理学   恶性肿瘤   疗效   新颖   形态   素材   影像   观点   东西   化学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