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营养素之蛋白质

吃,伴随着我们一生,如何吃的营养?吃的健康?吃的均衡?跟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关。接下来的七篇内容,分别介绍七大营养素的主要作用。这七大营养素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维生素、矿物质。

01丨蛋白质不足有哪些症状?

有以下几种症状,你能判断出原因是什么吗?

①:退休后的老张在子女的劝说下,开始去健身房锻炼,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老张膝关节很疼,医生检查后说这不是有炎症,也不是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②:准妈妈的小李在孕期该补的维生素一样都没落下,但是孕期检查的时候,医生告诉小李胎儿发育偏小,小李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什么营养都补了,胎儿却发育偏小?

③:中学生小赵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反应也老是迟半拍,妈妈带他去神经内科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三个现象看似没有关联,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蛋白质摄入不足。

锻炼后膝关节疼痛,是因为膝关节处的肌肉少,缺乏润滑保护作用。人体内大量蛋白质都存在于肌肉组织中,蛋白质跟不上,肌肉量自然就减少;

七大营养素之蛋白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对于孕妇来讲,摄入的蛋白质要比孕前多50%,这是因为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基础材料,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胎儿自然发育得不好;

大脑活动时需要神经传导物质的帮助,而蛋白质是合成传导物质的重要“原料”,小赵平常不爱吃肉,蛋白质摄入不足,无法合成充足的传导物质,表现出来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以上三个症状看似没有一点的关联性,但是这背后都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的。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大约有10万种,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身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新生细胞的修补等等。

如果蛋白质不是缺乏到很严重的地步,是很难表现出来的。而且蛋白质缺乏的表现多种多样,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其他的疾病,所以在日常膳食中,更注意要补充蛋白质。


02丨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质?

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大概有20种氨基酸。在这20种氨基酸中,有近一半是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须依靠食物获取,这部分的氨基酸叫做“必须氨基酸”。如果一种食物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越多,这种食物就被叫做“优质蛋白”。人体氨基酸分类见下表:

七大营养素之蛋白质

一般来讲,肉、蛋、奶都是优质蛋白。其中这里面的肉是指四条腿的畜类、两条腿的禽类和没有腿的鱼类。

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是按体重来计算的。每公斤需要摄入0.8~1.2g的蛋白质。例如一个体重75kg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是60~90g。60~90g的蛋白质有多少呢?这里有三个数字可以参考一下:20、6、3。

七大营养素之蛋白质

100g的肉能提供20g的蛋白质、一个鸡蛋提供6g蛋白质,100毫升牛奶提供3g蛋白质。

正常成年人只要每天根据自己的体重按比例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03丨蛋白质怎么吃?

计算出来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质了,接下来就是要怎么吃了。蛋白质的摄入,有两个搭配:搭配碳水和脂肪、蛋白质内部的额搭配。

搭配碳水和脂肪

碳水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脂肪是储能的主力。当碳水和脂肪供能不足时,蛋白质才会释放能量。而当身体需要蛋白质供能时,相比消耗碳水和脂肪的热量,损耗较大。

七大营养素之蛋白质

消化碳水和脂肪的时候,只损耗它们不到10%的能量就可以了。而蛋白质需要消耗20%~30%。所以为了保证蛋白质能够真正起到它应起的作用,一定要摄入足量的碳水和脂肪。

蛋白质内部搭配

蛋白质最好是混搭着吃,例如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一起混合吃。这是因为合成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9种必须氨基酸,而有些植物蛋白相对缺乏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如果能够混搭着一起吃,那么补充的氨基酸种类会更齐全一些。 ​

举个例子:切片面包里面的谷物蛋白含有的赖氨酸少,但是花生酱赖氨酸含量丰富,花生酱三明治这个组合就很不错。 猪蹄里的胶原蛋白缺少色氨酸,黄豆里面色氨酸充足,黄豆炖猪蹄营养更丰富。


小结

蛋白质作为参与人体运转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参与着机体的很多功能,一旦缺乏,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所以,平常要注意补充蛋白质。而肉、蛋、奶这些作为主要的蛋白质补充物,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做到均衡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营养素   蛋白质   色氨酸   赖氨酸   花生酱   膝关节   膳食   氨基酸   胎儿   脂肪   肌肉   蛋白   症状   人体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