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恩怨

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个湘军领袖公开决裂。

1.1: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恩

曾国藩和左宗棠是湖南老乡,俩人只差一岁。左宗棠自幼聪明,才华出众,可惜中举之后三次会试都不能中进士,无法以正常方式进入仕途。

咸丰二年底,曾国藩到长沙办团练之时,左宗棠正在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当幕友。左宗棠以师爷身份,给曾国藩帮了很多忙。

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恩怨

但是左宗棠因为在巡抚幕府中凌辱朝廷命官,朝廷下旨命人逮捕左宗棠。曾国藩托人请走后门,帮左宗棠解围,最终化解了此难。

这件事之后,左宗棠来到曾国藩大营,曾国藩向朝廷举荐左宗棠,皇帝于是命令左宗棠作为曾国藩助手。随后曾国藩派左宗棠回湖南募勇,募勇了五千楚军,屡立战功。


1.2: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怨

曾国荃当时攻下南京前,洪秀全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十六岁的洪天贵福登基,被称为“幼天王”。本来曾国荃攻陷南京后,应该抓住“幼天王”,但是疏于防范,李秀成等人护送幼天王冲出城墙,曾国荃并没有掌握到这个情报,看到天王府火势猛烈,他由此判断幼天王已经葬于火海。

在向曾国藩汇报时,他也说幼天王“举火自焚”,曾国藩相信了弟弟,并向皇帝汇报了洪秀全幼主已经命葬火海的情况。

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恩怨

但是不久之后,李秀成在城外被抓,供出幼天王已经远走,这个消息被曾国藩知道后,倒吸了一口凉气。更让他想不到的,湘军中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他汇报,而是上报了朝廷。而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通过线人知道了幼天王的消息,于情于理,他应该首先给曾国藩汇报的,但是这次,他没有,在获知幼天王的下落后,他立刻奏书向朝廷汇报。


1.3:曾左公开决裂

在向朝廷的汇报中,左宗棠夸大了幼天王逃离后的影响力,说幼天王逃到湖州,受到了太平天国十万残部的欢迎。左宗棠之所以这样做,明显是要贬损曾氏兄弟的战功。

朝廷知道这一消息后,果然大怒,慈禧太后降下严旨,切责曾国藩。曾国藩自尊心受到了空前打击,声誉也大大跌落。

左宗棠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他看不起曾国藩,觉得曾国藩能有现在的成绩都是运气好。在左宗棠心目中,认为自己是天纵之才,没料到参加科举连年落地,自此对在科举中考取官名的人都有一种敌意。对于曾国藩以往的提拔与器重,左宗棠并不领情。

面对左宗棠的“小报告”,如果只是涉及自己的利益,曾国藩可能会引咎自责,但是这次涉及的人太多,他无法让步。于是他开始发起反击,他向朝廷上奏,说当时全军忙于战斗,并未派有专员防守缺口,无可指之之地,以此推卸了部下的责任。

然后又揭了左宗棠以前的老底,同治三年,左宗棠攻陷杭州,曾有数万名太平军逃出,左宗棠只汇报数千人,这事曾国藩一直知道,只不过在替他隐瞒,要不是左宗棠这次做的过份,他是不打算把这件事说出来的。

曾国藩的这一手,打得左宗棠有些措手不及,他没想到曾国藩会出这一手,无奈之下,两人互相揭老底,自相残杀。朝廷最后活了下稀泥,虽然没有过多指责曾国藩,却也大大表扬了左宗棠。

同年九月,清军在江西擒获幼天王,从事实证明了左宗棠赢得了这场“战斗”,自此曾国藩和左宗棠彻底决裂,直到曾国藩去世,两人之间再没任何私下交往。


小结

于情于理,左宗棠在知道了幼天王的下落后,应该先汇报给曾国藩的,但是由于对曾国藩的恩怨,他选择了直接汇报皇帝。面对这个小报告,曾国藩也开始进行反击,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决裂。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做事还是要做彻底,留下一点“小尾巴”,日后被别人抓住了,总是不会太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咸丰   天王   小报告   湘军   巡抚   老底   战功   科举   湖南   南京   火海   朝廷   恩怨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