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秋分是秋季三个月的中分点。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明日就是秋分了,伴随着气温渐降、日照减少,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了,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在这样的天气下,不仅容易导致抵抗力差、寒淤体质患者病症加重或发生病变,其特点多见于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表现为发热、怕冷、少汗、声嘶、咽干、鼻燥、口干唇裂、大便干结等症状,还会使人精神和情绪上出现波动,出现乏力、低落、失眠、头晕或易激动等问题。

“秋燥津液易伤”,燥邪伤肺,对寒淤体质的肌瘤患者来说,身体可能不太通畅,加之秋燥的影响,还会导致身体的排毒功能异常,甚至连情绪也受到影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伤春悲秋。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秋分以后,随着天地间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就正式进入秋季寒凉、干燥的气候了,养生工作也要从除湿变为润燥。据《黄帝内经》记载,“肺朝百脉”,“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因此抓住秋分养肺的关键时机,不仅能提高抵抗力预防秋冬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对于代谢紊乱、气滞血淤的肌瘤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秋季润肺生津更可达到一举多得的调养功效。


对照自查!你有这些秋燥症状吗?

面色白而无光,神疲体倦,肌肤晦暗、无光泽;

鼻塞、鼻痒(燥)、咽喉干咳;

皮肤干燥、瘙痒;

失眠、肢体乏力、心累;

容易气短,稍运动就上气接不了下气;

心情易烦燥;

阴道干涩,性趣减退;

消化功能紊乱,大肠无力,排便不畅;

怕吹风,易出汗。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秋三月,此谓容平。气象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大神论篇》记载


一、“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而恶燥

肺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对身体的正常运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素问》言:“天气通于肺”。肺主一身之气和肺主呼吸,二者实际上都隶属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以秋分为秋季气候变化的分界点,自然阳气消退,阴气上来,燥邪当令,此时顺应自然变化调理养生,才能保证机体旺盛的精力与活力,这也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根本原则。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从脏腑生理功能的角度来讲,肺通过宣发和输布水液,使水液下行到肾,后经脾、肾过滤送往全身。肺,五脏之一,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肺主气,司呼吸,不耐寒热,喜润而恶燥。因此,养肺护肺一定要从内部调养,给它足够的水分。秋季润肺最宜食粥,老少皆宜,食粥能畅胃气、生津液,尤其在秋分燥邪旺盛之时,润肺不仅能预防燥邪伤身,还能帮忙改善人体正常的运化功能,把食物转变成精华,增加气血,把没用的毒素淤积之物排除体外,对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寒淤体质患者都有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二、润肺生津防秋燥,首选养生粥

自古以来,“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粥具有适口、易消化易吸收、生津益气的功效,而秋季食粥,既可补充营养,又能增液去燥,实乃一举两得。

尤其进入秋季后人体本身是比较虚弱的,在夏季过多的津淤消耗在秋分燥邪当令的季节是要及时补充的。且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分进补十分合适。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助肺收敛,肺金充足,肾水乃生。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饮食上应少辛增酸(甘),酸酐化阴,助肺金养收,防肺金太过伤肝木。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秋季养生粥

秋季养生粥组方包含百合、玉竹、杏仁、白果、沙棘、糯米等多种精致原材,具有养阴润肺、清胃生津、止咳祛痰、引气归元等调理功效。全方旨在培土疏土生金,金水相生,还是从先后天入手,调养求本,本于脾肾。此方对于宫寒、痛经、月经不调、肌瘤患者,可辅助调理体内血虚、血淤问题,且根据中医“寒则温之,虚则补之”的调理原则,秋季养生粥也是现阶段最适宜的润肺生津的养生手段。


秋季养生粥

组方:百合、玉竹、杏仁、白果、沙棘、马蹄粉、砂仁、糯米

功效:润肺生津,金水相生以补虚

适宜人群:普通大众秋季养生皆宜。尤其是阴津相对不足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甚至引起头痛者为宜。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方解:方中以甘凉之百合、玉竹养阴润肺、清胃生津为君,杏仁、白果降肺、敛肺、益气,为臣,杏仁还可润肠通便;另外,《傅青主女科》谓白果可引药入任脉、入肾,以达上下相济之效。君臣相须为用,以滋养肺胃为主,含培土生金之意。沙棘果味酸甘,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马蹄粉清肺生津、利尿、通便,《傅青主女科》谓其用马蹄粉又可化积。方中用马蹄粉、沙棘增酸补肝气,以防肺金太过损伤肝气,防止滋腻太过;加少量砂仁畅通三焦,开脾胃,和中气,兼入肾,引气归元。


三、秋季养生粥,药食同源,老少皆宜

粥作为我们传统的饮食,在《粥谱》一书记载:粥能益人,老少皆宜。在秋分燥邪之气旺盛的时候,人体津液消耗,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因此秋季更应每天食粥,一来可以补充体液,二来可使脾胃处在一种融入的状态,更有益于消化吸收食物。调理好脾胃对药物的吸收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可以辅助调理身体的病症。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相比普通粥,也就是大家平常用谷类煮成的粥来说,秋季养生粥更适合入秋后身体虚弱、病种时间、长气血不足、秋燥伤肺的患者朋友使用,配方里的药食同源的食物,长期食用,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的有利影响就会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食用正确合理调配的养生粥,坚持下去,安全的食疗调理胜似药物,也会使身体改善,甚至达到药物不能达到的效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不能自己煮粥食用,秋分过后燥邪当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相比夏季需要更多补充体液来防燥邪侵袭食粥、常饮水这在秋季是非常普遍的养生常识,大家在平时也不能忽视哦。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中医学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总的来说,从秋分开始秋季养生的主要原则就是要“养收”、“养肺”。和大自然一样,生命也是一个有起伏节律变化的过程,只有掌握并顺应好这种起伏变化,才能走得更远。

肺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屏障,我们要抵抗外邪,很大程度上要靠肺的功能。因为一方面肺推动经络巡行,为身体各个部分尤其是体表,带去防御功能,另一方面,肺也开窍于鼻,而每天的呼吸,令鼻首先接触到外面的脏东西,因此,肺的责任重大。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秋分过后,不论是食用秋季养生粥,还是使用秋季宣肺香囊,在润肺生津的调理过程中,对于寒淤体质的肌瘤患者都是很有好处的,既能驱寒除湿,还能起到很好的调补气血的效果,也希望大家能够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调理方式坚持做下去!

秋分一碗粥,不用医生帮!秋分后常喝,远离秋燥邪,全家都健康

我是医学博士加秀凤@中医妇科加博士,专攻中医女科,每天花了很多心思及精力来撰写科普,码字不容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说法,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分享给需要的她们,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谢谢!

#子宫肌瘤##加博士##秋分##秋季养生正当时##中医#@头条号@头条健康情报局@头条健康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秋分   黄帝内经   玉竹   寒热   沙棘   白果   生津   脾胃   肌瘤   杏仁   秋季   患者   中医   呼吸   身体   医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