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在内科门诊十几年,我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很棘手的病例:


前不久,我就在门诊遇到一个年轻女孩,她工作压力很大,连续好几个月频繁加班熬夜,白天咖啡不断,晚上又睡不着。


最近这两个星期,她常常觉得心悸、胸闷、心慌,有时候甚至喘不上气,要休息好一会儿才能调整过来。


那天,她实在坚持不住,请假来到医院,跑东跑西做了一大串检查。抽血化验、心电图、超声心动,甚至平板运动实验等各种心脏和其它方面的检查都做了,可以说是从头查到脚。


但是最后,她拿到的报告却显示她“没有任何问题”。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当时,她紧张得快要哭出来了:明明各项指标都正常,但就是心脏不舒服。难道是得了什么根本查不出来的怪病吗?


像这种情况,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我往往推荐他们去另一个科室看看。


那就是心理科。


心慌胸闷、喘不上气,但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也许病因不是出在心脏,而是出在了心理。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临床上,这种情况有一个名字叫:心脏神经官能症。这种病症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最多见,在更年期女性中更是多发[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意思就是:神经过于敏感,压力、恐惧、焦虑等情绪,让心脏产生了错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的身体是个好“演员”,一旦受到情绪这个“导演”的暗示,就能把心脏病的症状表演得活灵活现——越是担心自己身体出问题,那种隐隐的不适感就会越明显。


轻的,可能是气短、无力、胸痛,或是心悸、心跳加快、眩晕等类似冠心病或心律失常的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濒死感等。


这些症状可能很有戏剧性:有时候病来如山倒,但转移注意力后就会逐渐消失。


有些人甚至会出现晕厥的症状,一下子就背过气去了,但醒来没有任何“后遗症”。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想想看,如果你已经出现了晕厥、呼吸不畅的情况,但体检单却是“各项指标正常”,是不是会开始怀疑自己?


有些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被身边的人误解,认为他们是 “无病呻吟”。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我还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位患者:


42岁的刘女士,只要握住方向盘就会开始心慌手抖,所以已经三年多没有开过车了。但是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显示她的身体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


丈夫和儿子都非常不理解她,认为她是“装病”。结果刘女士因为自责更加焦虑,后期甚至出现了胃痛、耳鸣等情况,还差一点在街上晕倒了。


所以,得到正确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也许只是“纸老虎”。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严重时真的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一定不要忽视:


如果常常感觉心慌、心悸,去心内科做心电图、彩超各项检查排查后,医生都说没问题,可以自查是否压力、焦虑或者抑郁,建议去心理科就诊。


这里,我也为你附上焦虑和抑郁量表,如果你怀疑自己有类似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文字链接,在医典小程序自测一下


测一测你的压力有多大?测一测你的焦虑水平?


我必须要提醒你的是:一旦出现心脏症状,不要直接归于情绪问题!


一定要找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进行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才能做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虽然我们说身体是在“演”,但身体的痛苦是真的,治疗也是必要的。


但病因不在身体,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那打针吃药是不是就没用了?要怎么治疗心脏神经症?


一般,我们会从三方面入手:


1. 别只“静养”,鼓励参加文娱和体育项目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运动之后,不仅身体上觉得舒服和放松,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也得到了排解,心里也觉得快乐、轻松。


当然,不是一定要大家去健身房汗如雨下,建议大家做一些有氧运动,健美操、舞蹈、太极、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的锻炼就能起到减压作用。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正常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每天运动30分钟,一周五天就可以达到150分钟,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2.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


药物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中的地位颇有争议,因为这个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但对于有躯体化症状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建议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因为躯体化症状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关,所谓自主神经,顾名思义,不受人的心理调控,患者的症状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所以,需要使用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辅助一下。


如果你实在因为紧张焦虑睡不着觉,可以适当吃一些安定类的药物。


很多人特别担心药物上瘾,其实只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种担心没有太大的必要。


3. 转变心态,消除诱因


这也是整个调节中最难的一点。


饮食方面,你可以尝试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或者喝一些富含茶多酚的绿茶[3]。也可以尝试通过换环境、调整呼吸、冥想等方法,来调节身心,缓解焦虑紧张的状态。


觉得必要时,也可以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


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没有特效药,因此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一门修炼。


经常胸闷,心慌?当心是得了这个体检查不出来的病


看到这里,我想带你重温一遍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不仅能关注身体的健康,也能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及时调整,学会解压,长久保持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王家璇.研究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分析及病因[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

病电子杂志,2014(17):77-78.

[2] 许家艳 . 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 [J]. 光明中

医,2017,32(9):1286-1288.

[3]李辉.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分

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416-4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自主神经   神经官能症   胸闷   病因   躯体   当心   焦虑   症状   药物   患者   心脏   情绪   身体   压力   医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