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问方式

我们说过,提问质量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一直都处于一个自我对话的场景中。我们的大脑不断地抛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

如果提问方式是“我能做到吗”,我们就可能不会去做这件事。仅仅因为提问方式就会导致出现至少一个疑虑。更好的提问方式是:“我如何做成这件事情呢?”这种提问方式就排除了失败的可能性。你会成功的,问题只是如何成功。“如何”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是在你的可控范围之外的。

我们首先要问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怎么做”寻找的是解决方案,“为什么”寻找的是托词。寻找并最终找到托词的人,就没有必要再拓宽他的可控领域了,因为他是不负责的,同时他也就放弃了自己的权力。提问“怎么做”的人,他的答案很快便会将他引出现有的可控领域。因为“怎么做”是包含“为什么”这一层含义的,而反过来,“为什么”却不包含“怎么做”,也不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案。

“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设想一下,如果在加州的时候我只关注我不会的和我不知道的东西,我肯定会找到很多理由赶快回家。这世上有许多一个16岁男孩在陌生国度无法做到的事情。然而,只关注我无法做到的东西并不会给我带来金钱和好处。相反,我必须更多地关注我会的东西。

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我会做什么?我知道什么?我有哪些机会?”比如我会德语,所以我去教了德语课。然而我的英语实在是太差了,以至于如果我必须用英语进行解释时,都没法连续上5分钟的课。于是我就用德语上课。这样上课,虽然刚开始进度十分缓慢,但我的学生进步神速。今天我才知道,实际上这就是学习外语的最好方式。

如果提的问题是“谁来负责任”,那我们就是在寻找借口。当我们说“你负有责任”时,将事情引向积极方向的机会就消失了。而且,这个关于责任的问题还会将我们一直引向过去。正确的提问应该是:“在当时谁应该对此负责?”但你现在不能拓宽你当时的可控领域,所以需要将精力运用在当下。我们提出的问题也应该以当下为中心: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正确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你拓宽可控领域,让我举最后一个例子。大多数人都会混淆提出“怎么做”和“是否”这两个问题的时机。众所周知,果断决策很重要。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很难做到。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打算好他们应该“怎么做”了。“怎么做”是一个好的提问方式,但不适用于需要果断决策的场合。

现在再回到我去加州的例子上来。想象一下,如果我当时问自己“如果我下定决心前往加州,我怎么在那边战胜所有的困难呢”,会发生什么?你相信我会决定去吗?

当你做决定时,你应该问“是否”。这个问题的背后还藏着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哪些原因促使你做这件事情?“怎么做”在这个时刻并不重要,它会在之后顺其自然地出现。

做完决定之后,你就不用再关注“是否”这个问题了。你大可不必在遇到第一个困难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决定正确吗?我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些别的方法?如果这个时候不去思考如何解决困难,你便会重新提出“是否”的问题。我们都认识一些做决定时患得患失,之后又很快反悔的人。正确的决策顺序应该是:

(1)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决定“是否”要做。

(2)我应该“怎么做”?出现下一个困难的话,你如何解决?一直牢记不放弃的理由。

我们在内心对话场景中提出的问题,能决定我们的前进方向,使我们的可控领域缩小或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加州   德语   正确   方式   托词   英语   果断   可控   例子   困难   事情   解决方案   领域   东西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