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39.神阙(任脉)


「针灸」39.神阙(任脉)

别名

脐中、气舍、脐孔、气合、维会、命蒂。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原称“脐中”,《外台秘要》始名“神阙”。

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膂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杼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项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喑门一穴,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阴阳跷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针灸」39.神阙(任脉)

释义

神,人之元神与脐神。脐神亦指人身之元神。

阙,宫阙,门观;又同缺,空的意思。

神阙,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

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

穴当脐孔,脐为先天之结蒂,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名为命蒂。

《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故又名本穴为“气舍”。因足阳明经更有气舍,故本穴只称神阙而不称气舍。

经典论述

《针灸甲乙经》

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灸三壮,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

水肿大脐平,灸脐中,腹无理不治。

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

绝子,灸脐中,令有子。

《针灸大成》

神阙一名气舍  当脐中。《素注》禁针,针之使人脐中恶疡溃,屎出者死,灸三壮。《铜人》灸百壮。主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败脏腑,泄利不止,水肿鼓胀,肠鸣状如流水声,腹痛绕脐,小儿奶利不绝,脱肛,风痫,角弓反张。

徐平仲中风不苏,桃源簿为灸脐中百壮始苏;不起,再灸百壮。

神阙  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如神。又治水肿鼓胀,肠鸣卒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小儿脱肛。

神阙  当脐中。禁针,针令人脐中疡溃,屎出者死。灸百壮。

阴症伤寒:灸神阙二三百壮

泻痢:神阙

神阙、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髃。皆可灸之以疏风,针之以导气。

功效主治

回阳救逆、开窍复苏、利水固脱之功。

主治:水肿,肠鸣泄利,绕脐痛,脱肛,痫证,腹痛,肠鸣,中风脱证,小便不通,不孕不育等。

临床应用

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甲乙经》卷三谓:“脐中,禁不可刺。”

首先,灸,是绝对可以的。

关于针刺,古代医家多主张神阙禁刺。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创新及发展,大部分医家认为脐针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而且抗氧化、抗衰老。近几年流行的太极六合针法,也与脐针有很大联系。

其他方法:中药贴敷也是可以的。

拔罐:很多医家使用神阙拔罐,来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现代研究

隔盐灸神阙,可提高正常小鼠脾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针灸神阙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预告

水分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针灸   下关   天柱   桃源   枕骨   任脉   鼓胀   医家   宫阙   针刺   水肿   天府   小儿   腹中   名气   人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