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后,便成了一味治疗食管反流的良药


说到栀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传唱甚广的《栀子花开》,凭借花朵的美貌,栀子还被选为历史文化名城岳阳的市花。而在小白花开过之后,还会结出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栀子。这味进入了《神农本草经》,又被医圣张仲景所看重的药物,都有哪些功效呢?来文中了解一下它吧!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伤寒论》中关于栀子的条文有以下几条:第76条讲余热内扰胸中:“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第77条讲热郁胸中,“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第261条讲湿热郁蒸,热邪较重,“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第79条讲热郁胸中兼中焦气滞,“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花开后,便成了一味治疗食管反流的良药

栀子,从仲景的条文中学习其配伍方法,如栀子配豆豉,不仅能治心烦失眠而且能治疗小便疼痛。余常用栀子豉汤加酢浆草;栀子配干姜,是寒热同用法,治疗胸膈有热,中焦有寒;栀子配黄柏,治疗黄疸热重于湿。

栀子生用能泻心,炒黑能止血,因其苦寒故一般炒用。《伤寒论》有明示:久有微溏者,不可用也。而炒后无论大便性状如何皆可使用。

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这个我们皆熟悉,主要用于虚性脏躁。而对于实证脏躁而言,常用栀子配豆豉,加竹茹、菖蒲。栀子配豆豉,宣发解郁、清热除烦,而竹茹清化热痰,菖蒲开心通窍。

吴茱萸与焦栀仁的配伍,实崇左金丸之意,为何用焦栀仁替代黄连?黄连在脾虚寒夹热的情况下使用,恐其苦寒伤胃,但又要清散肝胃郁热,故选用焦栀仁为妥。焦栀仁归三焦经,作用远较黄连平和,既可清平肝木,又可清散脾胃之郁热,可制全方过于温燥,耗伤气津。其组方体现了温清补泻、辛开苦降合用的法则。功效温中补脾,清热散郁,因此中焦寒热、虚实夹杂得以兼顾。

诸位先贤,最善用栀子者,叶天士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阐述栀子能“解其陈腐郁热,宣其陈腐郁结,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特别适用于邪热弥漫三焦之证。例如上焦热痹,取栀子豉汤宣肺清热开痹,里热重者加黄芩。

栀子花开后,便成了一味治疗食管反流的良药

栀子豉汤合宣痹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佳效。方药如下:炒栀子6g,豆豉10g,射干10g,郁金10g,枇杷叶20g,杏仁10g。当然具体用量需要中医指导,遵循中医一病一人一方的治疗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栀子   黄柏   竹茹   郁热   中焦   伤寒论   菖蒲   寒热   陈腐   豆豉   苦寒   食管   伤寒   黄连   花开   胸中   良药   常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