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同事前些天紧急探亲,说是母亲重疾,前天回来了。我们关心地问候了一下,了解了一下老人的救治情况。原来他的母亲今年76岁,一直就有高血压的毛病,平常身体也没有出现过大的险情,什么头疼脑热的,他的老父亲总是以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作出第一手的诊断,尔后基本上就是自己去镇上卫生院配点药,最多挂上两天的水,然后各种毛病也就不知不觉过去了。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这个老父亲也就格外自信了,对自己的判断那是容不得半点质疑;因为他在农村当了一辈子教师,是个文化人,也算是懂得多的人,在周边威信很高,所以他的母亲一辈子都很相信他的父亲。平时,老人的几个儿女都想带着他们去检查一下身体,或者提出一些养生的建议,老父亲总是以一种勿庸质疑的口吻现场叫停,一句“我和你妈,身体都好的狠!”来结束这样的谈话。

可是这一次没有这么顺利地过关了。前些天,他的母亲在老家突发脑梗,一时头昏坐到地上,半天没爬起来。等她自己慢慢爬起来,老伴儿才刚刚知道,问了两句就作出判断,“估计是天太热了”,然后给出了药方“多喝点水,就好了”。这样,等他的母亲渐渐恢复后,她又按照自己的计划,到亲戚家跑了一天(说是娘家那边的亲人去世了,要过去送送,实在推脱不了),晚上回家不久就又发作了,直接就是说不上话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老父亲竟然给出了“累了一天,热到了,好好休息一晚就好了”的诊断和建议。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他的老父亲害怕了,因为老伴儿依然是说不出话来,而且头昏得厉害,不想吃饭。这时他才赶紧联系在家的女儿把母亲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医生给开出两瓶药水挂了之后,他的母亲才渐渐能开口说话了,但声音模糊、断续、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老父亲依然我行我素,找医生开了点药之后,执意要将老伴儿接回家。了解到全程的情况后,在他姐姐和全家人的反对下,及时将母亲送往市人民医院救治,并于当天转至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市医院没有床位,只能转到县医院)。经过医生一系列的CT、核磁、B超、验血等程序后,得出严重脑梗的结论,而且情况很不好,医生说脑干部位大片梗死,随时都有昏迷、瘫痪、失语、意识丧失等严重后果;但难得的是,他的母亲的外在各种表现,除了头昏、手脚无力等情况外,其它都还行,意识也比较清醒,吃饭、喝水、说话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经过近半个月的一系列救治和康复训练,按医生的说法已经是比较好的结果了。当然,要想恢复到发病之前的状态,几乎是不太可能了,最好的结果就是她日后的生活能够自理。

了解到这些天的救治情况,他的老父亲非常仔细地分析梳理后,一边自责、一边后悔,叹息道“这次吃了大亏了!”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他随意诊治、胡乱判断,及时找医生的话就不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了,而且以前他的生活都是由老伴儿来照顾的,可以说是过着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这个老伴儿病倒之后,看来这样的好日子是到头了,反之他今后还要照顾老伴儿,真是享福瞬间变受罪了!

他事后回想分析他的母亲这次及脑梗的发病和救治过程,老父亲对方面的知识和常识掌握太少,是导致结果的主要原因,因为曾听医生曾说过,老人发病的前4、5个小时如果能够及时送到医院,可能输上几瓶药就能避免脑梗的严重后果,如果日常能够做好生活保养和日常用药,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所以,奉劝那些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做好平时的养生科普工作,让老人观看一些有关心脑血管保养、救治的视频,真的是可以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的,而且还可以免去不少的痛苦、麻烦和金钱,对老人、对子女、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巨大的益处。

最后,愿天下子女,多多关注家中老人的健康。平时不烧香,临时肯定要烧塌梁的!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家有老人,千万注意做好日常养生科普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平时不烧香   老伴儿   老人   头昏   卫生院   镇上   民医院   子女   毛病   说是   日常   母亲   身体   医生   情况   医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