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事记」6年后“更新”治疗指南,给帕友们划出哪些重点

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到底有多少?

因为统计时间和统计方法的差别,具体的数字尚无精准的说法。但是患病率上,已经有确切的数字。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据统计,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 1.7%,发病率和欧美国家相似。[1]但是考虑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从患者人数来说,我国是帕金森病大国。

伴随着老龄化进程,这个数字还会增加。最近出炉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00 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1]

除了从宏观层面介绍帕金森病现状之外,第四版《指南》有哪些变化?今天我们就给帕友们划出重点!

首先要明白的是——《指南》有什么用?

简单的答案是,它可以指导医生的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分别于2006、2009 年和 2014 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要出第四版?

与时俱进。正如《指南》所说,因为6 年来,国内外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 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所以要对 6 年前制定的第三版治疗指南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和第三版相比,新一版《指南》有什么变化?


新版指南的内容更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疾病早期不建议刻意推迟使用左旋多巴。

——新增了开‑关现象的处理方法;

——更加详细地介绍了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方案;

——新增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管理;

……


对帕友来说,新版《指南》提供了哪些信息?

首先,要有信心。

尽管目前帕金森病还无法治愈,但是进步也是显著的,就像《指南》所说,近 6 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都有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其次,不可忽视非运动症状的管理。

在帕金森病患者整个病程中,除了出现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之外,也会出现非运动症状,临床表现为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1]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也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药物治疗是首选。

据《指南》介绍,帕金森病包括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比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肉毒毒素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1]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指南明确提出,“药物治疗作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对帕友们来说,就是四个字:“药-不-能-停”。一定要遵医嘱,定时服药。

此外,做好长期抗击疾病的心里准备,做好疾病全程管理。

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段和方法一直在进步,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帕金森病。但是可以确信的是,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帕友们一定要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及时和医生沟通用药,定期复诊。

帕友们,尽管医路漫长,但这一路我们相扶相帮,顺遂平安!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中华神经科杂志[J].2020,53(12):973-98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新和   帕金森   指南   分会   外在   中国   症状   患者   障碍   年后   手段   人数   疾病   重点   我国   数字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