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周炎,亦称“漏肩风”、“肩凝证”、“五十肩”、“冻结肩”,主要表现为肩部冷痛,酸胀或麻木,遇冷痛增,痛如刀割样,坐卧不安,夜间较剧,肩关节功能受限等特点。中医学将本病列入痹证范围,认为正气不足、素体虚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因。肩部劳损、外伤、受风寒湿侵袭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面推荐名医治疗肩周炎临床经验十二方。供广大医学者参考。

1.余锡明:舒筋养血汤 

 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组成:当归12g,生地12g,熟地12g,鸡血藤10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威灵仙10g,桂枝6g,蜈蚣6g,橘络6g,黄芪15g,细辛1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郑国珍:阳和活络汤加减 

 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组成:麻黄5g,白芥子10g,熟地15g,桂枝10g,甘草3g,炮附子10g,姜黄6g,淫羊藿15g,当归10g,川芎6g,制乳没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余锡明:三痹汤加减 

 辨证: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组成:羌活12g,党参12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10g,茯苓10g,狗脊10g,熟地15g,黄芪15g,白芍10g,细辛2g,蜈蚣2条,川芎6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娄多峰:肩凝汤加味 

 辨证:寒凝血滞,兼有气虚。 

 治法:温经散寒,益气活血。 

 组成:黄芪30g,川草乌各9g,当归30g,丹参30g,桂枝15g,透骨草30g,羌活18g,生地30g,香附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邱峰:蠲痹汤加味  

辨证: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治法: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  

组成:炙黄芪15g,当归15g,姜黄10g,羌活10g,赤芍10g,防风10g,甘草3g,生姜10g,大枣3枚,川芎10g,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15g,没药10g,续断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6.李明智:补肝益肾通络汤  

辨证:肝肾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治法:补肝益肾,活血通络。  

组成:当归9g,杜仲9g,黄芪12g,党参9g,川断9g,菟丝子9g,羌活9g,鹿角霜9g,枸杞9g,伸筋草6g,何首乌9g,城草3g,山楂9g,谷芽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7.程远文:补肝益气汤  

辨证:肝之精气虚衰,筋失温煦,复感风寒之邪,痹阻于肩。  

治法:温补肝肾,祛散风寒。  

组成:昆黄芪30g,党参20g,山萸肉20g,桑枝10g,桂枝10g,杜仲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姜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8.王西周:蠲痹解凝汤  

辨证:肝肾亏虚,外邪内侵,气虚血瘀。  

治法:补肾养肝,益气活血,祛风胜湿。  

组成:黄芪20g,葛根20g,山萸肉10g,伸筋草10g,桂枝10g,  姜黄10g,田三七5g,当归12g,防风12g,秦艽15g,甘草6g。  

用法:水煎加黄酒少许温服。每日1剂,日服3次。

  

9.柴国剑:肩凝汤  

辨证: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  治法:调和营卫,活血止痛。  

组成:麻黄15g,桂枝15g,威灵仙15g,白芍25g,穿山甲30g,红花10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0.任继学:活络定痛汤  

辨证:正气不足,风寒之邪外束,营卫失和,脉络内阻。  

治法:通经活络定痛。  

组成:穿山甲20g,没药10g,土鳖虫10g,甲珠10g,川椒10g,蜣螂虫10g,露蜂房15g,乌蛇15g,羌活15g,威灵仙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1.郭焕章:增损逍遥散  

辨证:风寒乘虚而入,凝之于肩,肩凝作痛。治法:疏肝和脾,散寒祛风。  

组成: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陈皮15g,清半夏10g,羌活10g,桂枝10g,白芥子10g,附片10g,秦艽10g,茯苓10g。以白酒作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饭后服用。

  

12.胡国栋: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辨证:卫气亏虚,贼风邪气入侵,寒湿阻滞经络。  

治法: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  

组成:黄芪60g,当归20g,桂枝12g,白芍20g,炙甘草16g,大枣10g,威灵仙12g,穿山甲6g,防风12g,蜈蚣2条,生姜10g,羌活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肩周炎致病因素


(1)制动。一般发生在外伤或手术以后,肩关节的活动减少,尤其是上肢长期靠在身旁,垂于体侧,被认为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2)肩关节内在病变。最常见导致肩周炎的软组织退行性疾病是肌腱炎和腱鞘炎,其次是撞击综合征和肩峰下损害。


(3)邻近部位的疾病。常见的邻近部位病变为颈椎疾患,还包括心脏病、肺部结核、膈下疾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患偏瘫、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肩周炎发生率较高。


(5)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之一。


(6)姿态失调。可能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姿势失调造成。


(7)心理因素。



肩周炎发病机制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关节前面观、后面观、侧面观


完整的肩关节运动主要由四个关节完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周炎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其由肱骨头及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因肱骨头比肩胛骨的凹窝相对大很多,塑造了肩关节特殊的功能:



肌和肌腱:

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和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肩袖或旋转肩袖。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道;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肱盂关节内前方到上臂。


滑囊:

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冈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关节囊:

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黏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黏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黏连,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消失。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肱关节的关节囊(前面观、后面观、额状切面)


肩周炎的特点是当肩关节的疼痛与活动限制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继续发展,并且疼痛逐渐减轻以致消失,关节的活动功能也逐渐恢复,但也有少部分不能完全恢复。



肩部检查


寻找肩部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方的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缩。 压痛点和肩部活动范围检查详见肩部检查怎么做?看完这篇就会啦!


下面介绍几种肩关节活动试验~


1)搭肩试验:

正常人手摸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靠胸壁,而肩关节患者搭肩试验多阳性。


2)外展试验:

①外展开始不痛,到一定程度疼痛,活动度越大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②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③外展上举 60°~120° 范围内疼痛,超过此范围反而不痛,为冈上肌肌腱炎。

肩周炎名家名方

疼痛弧

肩锁关节病变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50°~180°。

肩周炎名家名方

肩锁关节疼痛弧


3)肱二头肌长腱试验:

肩关节内旋试验:让患者主动做肩过度内旋活动,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疼痛为阳性,说明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周炎患者为阳性。


抗阻力试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者手握患者腕部,用力对抗,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疼痛加剧,为抗阻力试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4)摸嘴试验:

患者患侧手指经颈后摸对侧口角,正常时能触及口角,冈上肌肌腱炎时,此活动可明显受限,肩周炎患者也受限。


5)摸背试验:

患者患肢后伸,手指尖向对侧肩胛骨触摸,正常时能触及肩胛骨下角以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时,此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也受限。



鉴别诊断


肩部挫伤:

1.病史:肩部有明显外伤史;

2.症状与体征:肩部疼痛肿胀轻重不一,重者部位较深较广,可有组织纤维的断裂、局部淤肿、皮下青紫等。

3.活动范围:活动受限多为暂时性的,个别患者组织部分纤维断裂或并发小的撕脱性骨折损伤,症状迁延数日或数周。


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神经根型)与肩周炎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X 线片等方面来鉴别。


颈椎病:

肩周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肩周炎   羌活   肱骨   肩关节   肩胛骨   白芍   肌腱   桂枝   黄芪   肩部   当归   甘草   关节   名家   患者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