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医的预防和调治


高血压中医的预防和调治

1 高血压的中医范畴 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的范畴。眩是指眼花,晕是指头晕,统称为眩晕。轻的人闭目休息可止,严重的如坐车船之中,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

2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因素、生活失调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与体质因素有关,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其发病与病人都具有家族高血压病史,其体质多属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亢盛的类型。从人的形体类型来说,高血压患者常见于两种形体的人。一种是形体消瘦、急躁易怒,多见面色红赤,属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本形体质,阴虚阳亢,所患高血压的多。另一种是形体丰腴肥胖的人,这种人脾气虚而多痰湿,风痰相煽,因而血压升高。情绪因素是高血压发病中的又一因素。中医历来重视情绪和发病的关系,人的情绪变化过于激烈,超过人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又如大喜、过度悲伤、极度忧愁、受到惊恐等等,也会引起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受扰最甚。生活失调规律的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变化,也会导致发生高压症。劳逸失度会引发高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起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容易出现脾虚而生痰湿,风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病。中医还认为中年出后,生活过度安逸,缺乏运动,气血滞涩不畅,脾气不运,也会发生高血压病。饮食失节在高血压发病诸因素中占有重要位置。酗酒之人,助湿留热,肝阳易涨,容易发生高血压。总之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及生活失调有关。

3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该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节。首先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精神情志有张有弛,肝气畅达,心旷神怡。调节情志首先要消除过分的奢望,恬淡虚无,遇事谦让,悲怒不生,自然精神愉快。要减少思虑,松弛紧张情绪,消除噪音的干扰,保持精神舒畅。人逢喜事精神爽,喜悦使人心旷神怡,消除精神疲劳,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高血压发病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机会。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更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便高血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高血压要调摄好生活,尽量做到生活规律有序。要注意调节饮食,少吃厚甘厚味,适当降低食盐摄入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过饮浓茶、咖啡等饮料,忌烟或酒为好。中年以后更要保证睡眠,尽量少熬夜,身体健康。

4 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方法 患高血压的病人,除了请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自我保健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听音乐、学书法、钓鱼等,均可陶冶情操,宁心怡神。按摩保健。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部轻松舒适。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肾强腰,舒通经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cm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洗脚敷药。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揉按脚心涌泉穴,揉搓脚趾,洗后用药粉(牛膝30克、吴茱萸15克,研为细末,分10次外用),醋调后以胶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除去,洗脚敷药具有补肝肾、平肝阳、引火归原的作用。对顽固性高血压有效。揉肚腹。病人仰卧,用两手重叠加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钟。揉肚腹可以疏通腹气,健脾和胃,调节升降,有降压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进行日光浴、森林浴、泉水浴等自我保健活动。各项自我保健均应保持长期进行,才会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

5 高血压的体育疗法 高血压的运动方法又称为体育疗法。运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是十分有益的。运动方法有多种,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操、气功等,不宜选择运动量大、身体摆动幅度过大及运动频律过高的运动项目。

6 高血压的饮食疗法及方药 高血压病人饮食宜清淡,少吃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应吃植物油。可进食胡萝卜、西红柿、木耳、香菇、洋葱、大蒜、土豆、芋头、茄子等蔬菜和苹果、香蕉、西瓜、山楂等瓜果具有降压或降血脂作用。

6.1 醋花生仁 花生仁以食醋浸泡密封一周后吃,每晚临睡前服2~4粒,嚼烂服下。

6.2 莱菔子 莱菔子900克,水煎过滤,浓缩或浸膏,干燥研压片,分三十次服用,每日三次。

6.3 杏仁鸡蛋糊 桃仁15克、杏仁15克、栀子10克,胡椒7粒,糯米50粒,全部捣烂,加鸡蛋清1个调成糊状,分三次于睡前敷足心。

6.4 菊楂决明煎 生山楂30克、菊花30克、草决明15克、水煎成300毫升,分两次服。


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已有2.7亿人群患有高血压,成为了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

致死率高

但人群知晓率低

高血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了

更可怕的是它会引发

各种致命的高血压并发症

在“三高”、吸烟、肥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不可逆转的损伤持续积累加重

影响全身血液供应

逐渐造成器官组织结构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 心脏

心脏是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血泵”。一方面,血压升高,血管变细,阻力变大,给心脏带来了额外的工作负担。心脏为了工作需要变得肥大,出现左心室肥厚;但随着高血压进展,心脏最终仍然不堪重负,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另一方面,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变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就是俗称的冠心病;心肌缺血也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直接导致猝死,也会引起和加速心力衰竭,最终死亡。

临床数据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1%。

■ 脑

高血压同样会损伤脑血管。

如果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者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会使脑组织产生损伤,导致脑梗死,就是俗称的“中风”。

脑梗死引发的脑组织损伤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根据脑组织损伤发生的部位不同,患者的结局也不同:直接死亡、肢体偏瘫、失明、失语、失忆、读写困难、吞咽困难、行走障碍等,受脑部支配的一切功能都有可能发生障碍,或者彻底丧失。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到6倍。80%的脑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其致死率是50%~60%,致残率是75%。

■ 肾

肾脏是血液系统的过滤器,通过调节排出身体的水量和物质,可以起到调节血压、代谢有害物质的作用。

肾脏内部密集的小血管网很容易被高血压损伤,一旦肾功能下降,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受损,就会进一步使血压升高,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有害物质和多余的液体在人体堆积,不得不靠持续透析延续生命,直至死亡。

■ 生殖系统

高血压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性器官供血不足,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在男性中,主要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在女性中,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阴道干涩、无法高潮,影响患者性生活的满意度。

妊娠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怀孕期间,因为母亲要负担自身和胎儿两者的血液供应,因此孕期高血压会对母亲和胎儿都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胎儿,妊娠高血压可导致胎盘血流不足,胎儿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因而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产、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情况。

对于母亲,可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致命情况。

孕妇高血压病情越重,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越大。

此外,高血压还可引起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骨折;或引起周围血管病,导致抽筋、跛行、消化不良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高血压   中医   心力衰竭   脏腑   形体   胎儿   体质   损伤   头部   血压   病人   心脏   情绪   因素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