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奇谈故事


清光绪二十三年,即公元1897年,商人兼文人的李伯元在上海创办《游戏报》,以诙谐、戏谑的笔调记述南北两地的社会新闻、奇闻异事、妓院消息等等,属于中国第一种消闲性文艺小报,在当时颇有读者缘,风头一度盖过《申报》。

之所以大有销路,无外乎报上的内容吸引眼球罢了,说白了,有谁不愿意看蹊跷事儿呢?

笔者收藏了几份当年的旧报,从中找摘取一则半文言小品文出来,改为白话文重写一遍,以供各位看官消遣解闷。这篇小文初看第一遍,会觉着颇有趣味,但细细品来,却又是细思极恐的。

说得是,江北有个年轻人名叫陈贵,在上海摇船为生,收入也算稳定,若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日子也保准能过得去。只是此人有耍钱的瘾,往往挣多少输多少,辛苦了好几年,仍旧是穷哈哈的老样子,搞得二十好几岁了,连个老婆也讨不到。

这一天,陈贵撂下生意,穿戴一新,前往法华镇。彼时已经是秋末冬初,凉意袭人,陈贵抄着手,缩着脖,脚步匆匆地走着,无意间看到草丛之中蜷缩着一条黄黑色的小蛇,不到二尺长。

说来也怪,那条小蛇本来蜷缩成一团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不是陈贵急匆匆赶路的脚步声惊扰了它,居然伸展开蛇身朝着陈贵游走过来。

陈贵素来不怕蛇虫鼠蚁,加之朝他游走过来的又是一条小蛇,故此毫不在意,只顾向前走着。那条小蛇却好像故意跟随他一样,一直在他的身后游走着。陈贵觉着有趣,随手把带在身边的旱烟袋拿下来,准备小蛇到了跟前时,用烟杆儿砸小蛇的头。那条小蛇似乎意识到陈贵要打它,居然蜷起身子不再动劲儿。

陈贵越发觉着有趣,于是转身朝回走,到了小蛇蜷着的地方,蹲下来用旱烟杆儿去挑逗小蛇。

列位,这就叫死催的,小蛇既然不再追赶,你大步走你的路也就是了,何必回头找麻烦?陈贵此举纯属自找倒霉,北方有句老话叫做“招猫递狗惹祸害”,单指那些不干正事,喜欢招惹是非的人,早晚有一天会惹上一身骚。陈贵这小子就是这么一号,放着好好的路不走,非要停下来逗闷子,结果小蛇受惊,猛地窜起来在他的脚踝处咬了一口。

陈贵随即丢掉烟杆儿,双手抓着脚脖子,躺在地上大喊大叫,路人纷纷跑过来,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让蛇给咬了,众人也怕挨咬,赶紧警觉起来,只见那条黑黄色的小蛇顺着道路游进了田间,大家这才放心。

陈贵求大伙儿帮帮他,大伙儿全都为难了,附近没有住户,也没人懂得如何治疗蛇伤,只好把他背回上海找医生。医生找了好几个,但都表示治不了。眼瞅着陈贵的小命不保,有人提议说:“有个人称偷鸡阿囝的叫花子,此人善于‘抓地龙’,然后拿到药铺售卖,他抓的都是有毒的蛇,肯定有解毒的良药,不如死马当活马医,找他来试试。”

就这么着,有人找到偷鸡阿囝,请他帮着医治陈贵的蛇伤。偷鸡阿囝倒也随和,来到陈贵的住处,看过伤口之后,摇着头叹息一声,接着说道:“这是黄蟒蛇咬伤的,这种蛇毒得厉害,我也无能为力,你们还是预备着后世吧!不过,这种蛇尽管奇毒无比,但性情温和,从来不会主动伤人,好好的人,它是不会咬的。”

说着,偷鸡阿囝目视着陈贵那张死灰色的脸,说道:“你已经没得救了,也就不必再隐瞒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想必你也听说过,你这次到法华去,到底为了什么事?老老实实地讲出来,或许可以减少你许多痛苦。”

陈贵听了偷鸡阿囝的话,表情变得十分悲痛,懊悔至极地说:“我的确有歪心思,我有个叔叔前几天因病咽了气,他的遗孀也就是我的婶婶,年龄跟我相仿,模样长得很好,叔叔没有儿子,但有不少家产,我一来图叔叔的遗产,二来图婶婶的美貌,因此就想过去占便宜,来一个财色兼收,自此后再不用摇船受累,好吃好喝当一个富家翁。想不到……”

话还没说完,陈贵就断了气。

街坊四邻听了陈贵的话,很多人都说小蛇有灵性,知道陈贵图谋不轨,于是在路上等着他,并且要了他的命。随即这套说辞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一时间闹得上海滩人尽皆知,许多人还专门到陈贵遇到小蛇的地方烧香焚纸,看来这些人都做过亏心事,想要借香烛纸钱贿赂神明换一个良心安慰。

李伯元说,实际上这都是迷信思想作祟,陈贵被蛇咬伤纯属他故意挑逗所致,跟神灵毫无关系,只能说是个巧合,换做别人去逗蛇,照样会被咬伤。明知蛇有毒,偏偏还要惹,这是自找麻烦,活该倒霉,只能怨自己,怨不得旁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地龙   旱烟袋   家翁   蛇咬伤   摇船   其言也善   脚脖子   蛇毒   奇谈   咬伤   婶婶   大伙儿   清末   叔叔   倒霉   说道   有趣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