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组方

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

药物组成:

(1)、促卵泡汤

当归、白芍、熟地、山药、女贞子、菟丝子、首乌、香附各15g。

(2)、促排卵汤

当归、赤芍、熟地、丹参、枸杞、鸡血藤、益母草、牛膝各15g,川芎、桃仁、红花、香附各10g。

(3)、促黄体汤:

当归、白芍、山药、川断、寄生、香附、仙茅各15g,丹参、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各10g。

若肾阳虚者可加仙灵脾、巴戟天;肾阴虚者可加女贞子;气虚者加黄芪;血瘀者加鸡血藤、赤芍、丹参;输卵管不通者加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鹿角胶;气滞者加柴胡、郁金。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服。其中促卵泡汤于来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8〜12天服,促排卵汤于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13〜15天服,促黄体汤于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16〜28天服,来月经的第5〜7天也可服用少腹逐瘀汤。此外可配合针刺、耳压等方法综合治疗。西药主要针对黄体功能不健和无排卵进行常规对症治疗。

功效主治:

滋阴壮阳,理气活血。主治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症。

临床运用:

共观察504例,其中原发不孕406例,继发不孕98例。

结果:374例妊娠,其中足月产的325例,自然流产16例,宫外孕和葡萄胎各1例,不详31例。疗程最长20个月,最短1个月。总妊娠率为74.2%。

经验体会:

不孕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约10%左右。从本文统计资料来看,504例中有249例无排卵,占49.4%;有255例黄体不健,占50.6%。祖国医学认为,排卵功能障碍的主因是肾虚。肾藏精,主生殖及生育。因此治疗当以补肾为主。本文所观察病例,一律于月经前半期即卵泡期,以补肾阴为主,用促卵泡汤;月经后半期即黄体期,以补肾阳为主,用促黄体汤;排卵期以滋阴活血通瘀为主,用促排卵汤,并随证加减用药,再配合西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应用促排卵药物之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内分泌情况,对无排卵闭经的病人,要查清闭经的原因,注意病史及全身检查,排除全身疾病所致的排卵障碍,并注意排除一些卵巢早衰的患者。应用排卵药物期间,要严密监测有无排卵,以免盲目加大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加味真机散(外用)

药物组成:

食盐30g,巴戟天、川椒、附子(先煎)、肉桂、仙灵脾、紫石英、香附各10g,川芎、小茴香各6g,麝香0.1g,生姜片5〜10片,艾柱21壮,如黄豆大,麦面粉适量。

治疗方法:

①制法:先将食盐、麝香分别研细末分放待用,次将其余诸药混合研末后备用。

②用法:嘱患者仰卧,先以温开水调麦面粉揉成面条,将面条绕脐周一圈(内径约1.2〜2寸),然后把食盐填满脐窝略高1〜2cm,接着取艾炷放于盐上,点燃灸之,连续灸7壮以后,去脐中食盐,再取麝香末0.1g纳入脐中,再用上药末填满脐孔,上铺姜片,姜片上放艾炷点燃频灸14壮,月经第6天开始,每隔2天灸1次,连灸6次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温补肾阳。主治无排卵性不孕症。

临床运用:

共观察109例,结果受孕33例,虽未受孕但经基础体温测定证实已排卵者34例,仍不排卵者42例。其妊娠率为30.3%,排卵有效率为61.5%。

经验体会:

本方食盐入肾走血,巴戟天、川椒、附子、肉桂、仙灵脾、紫石英温补肾阳,川芎、香附行气活血,小茴、生姜、艾炷暖宫祛寒,麝香活血通经达络,诸药合用则有促使真机(排卵期)的到来之功。验之临床,本方对肾阳虚型无排卵疗效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紫石英   巴戟天   鸡血藤   女贞子   赤芍   卵泡   川芎   丹参   麝香   当归   食盐   月经   药物   黄体   香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