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医学界列为三大疼痛之一的带状疱疹,中医自古有良方

我以前就知道带状疱疹很疼。但是我不知道有这么疼。

直到我看到薄世宁先生在《医学通识讲义》里,说到疼痛时,他讲:“让人类感到最疼痛的病有三种: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癌症带来的疼痛和三叉神经痛。”
原来带状疱疹的痛可以在痛界名列前三。失敬失敬。
之前就听我妈说,她有个同学得了带状疱疹后,患处不能碰到任何的衣物,否则痛不堪言。因此她总是把衣服高高地撩起,露出肚皮和腰,虽然冷,但也没有办法。
可即使是这样,身边人走路也务必离得远远的,否则经过她带起的风,都能让她感到刀割般的疼痛。

这事儿若不是亲身经历,估计很难相信。但是当我看到书中的话时,我相信了。

怪不得那么多得过带状疱疹的人都闻之色变,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她说她爸得带状疱疹后,她才知道,她爸会感到疼。因为她从小到大,就没听过她爸说过一个疼字。
所以一旦得了带状疱疹就要赶紧治,否则拖的时间越长越不好治,也越不好恢复。年轻人比老年人好得快,男人比女人好得快,身体健壮的比身体虚弱的好得快。
我经手过几个带状疱疹,都是70岁的老人,整个病程均在2个月左右。疱疹并不难消,但后期的神经痛却特别难治。有一例,从病好到现在快一年了,患处神经还会时不时地抽动一下,像过电似的疼痛。这个当然和个人体质有关,也和生活习惯有关。这位老先生总是熬夜,烟酒茶不离,肯定不可能彻底好起来。

治疗带状疱疹初起,比较常用的方子是龙胆泻肝汤,事实证明也确实有效。但是那天我看《医宗金鉴》,里面讲到带状疱疹的时候讲了两个方子,需要辨证使用,我才觉得另一个方子实在精妙,相信适用于更多人。

书中说:带状疱疹分干湿两种,一种发红一种发黄,但都是如同珠子般一串串的长在腰腹间。干的,颜色发红,会长成像云朵似的,一片一片,上面有粟米大的疹子,又痒又热又痛。这种干性疱疹,是由于心、肝两经有风热引起的,用方龙胆泻肝汤。

而湿性疱疹,则多为黄白色,疹子为水疱,大小不一,弄破会流出脓水,比干性疱疹要疼很多。此种病机为脾、肺二经有湿热,宜用除湿胃苓汤。要是疱疹生在胁肋处,肝经运行的路线上,则宜用柴胡清肝汤。

疱疹里的脓水,要用小针挑破,然后外敷柏叶散。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6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车前子9克。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除湿胃苓汤:苍术(炒)3克,厚朴(姜炒)3克,陈皮3克,猪苓3克,泽泻3克,茯苓3克,白术(土炒)3克,滑石3克,防风3克,山栀子3克,木通3克,肉桂1克,生甘草2克,灯心草50寸。水煎服,饭前服用。(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柴胡清肝汤:柴胡5克,生地黄5克,当归6克,赤芍5克,川芎3克,连翘6克,牛蒡子(炒)5克,黄芩3克,生栀子3克,天花粉3克,生甘草3克,防风3克。水煎服,饭后2小时后再服用。(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柏叶散:侧柏叶(炒黄为末)15克,黄柏15克,大黄15克,雄黄9克,赤小豆9克,轻粉9克。一起研为细末,混匀。用香油调敷。
带状疱疹一定要及时治疗,一是疼得受不了,二是如果疱疹长到腰间连成一圈,那么热毒之气就会进入肚脐,导致腹部膨胀,胸闷作呕,会有生命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带状疱疹   干性   生地黄   木通   泽泻   疼痛   疹子   黄芩   柴胡   龙胆   患处   方子   栀子   剂量   良方   医学界   疱疹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