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的中医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

阻塞性主要表现为打鼾、嗜睡、呼吸暂停,可伴有晨起头痛、劳累、记忆力差、阳痿、烦躁、困倦、口干等,严重时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病等,西医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无创呼吸机、手术等。

中枢性的呼吸暂停大部分是由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病引起的,原发性的很少,西医主要是对因治疗或应用呼吸机治疗,疗效非常不确切。

呼吸暂停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多导睡眠监测,血气分析,病史,症状等。

多导睡眠监测属于特异性检查,可以诊断呼吸暂停分型、严重程度、术后或药后改善情况等,但是需要在医院睡一晚,监测项目主要有脑电、眼电、呼吸气流、胸腹运动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在中医上被称为鼾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多由痰、瘀、虚、热导致。临床首先要分虚实二端。

肺热:肺胃之热上蒸口鼻,湿热蕴于肌肤,出现喉咽鼻粘膜增生肥厚,阻塞气道;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

瘀血:瘀阻脑窍,气机不畅,可使清窍闭阻;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脾虚之一:脾主肌肉,脾虚肌肉松弛,气道塌陷;方用香砂六君丸加减;

脾虚之二:脾虚生痰,痰浊阻滞阳气,使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方用温胆汤加减;

气虚: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肾不足则呼吸功能减弱;方用补肺汤合何人饮加减。

针刺治疗主要是局部选穴及耳穴:

体穴:廉泉、天突、气舍、迎香、内关;

肺热加合谷、大椎、曲池;脾虚加足三里、关元、脾俞;肺肾不足加肺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痰浊加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瘀血加膈俞、血海、

气舍为气之所舍与气冲相应,是肺张气足之标界,其位置恰在膈神经上,刺后有增加肺之呼吸动度与提高肺活量之效;迎香为阳明经穴,阳明经与太阳经互为表里,二经循行皆上夹鼻孔,可疏调阳明经气,宣泄肺热而通鼻窍;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配迎香可共奏泄热之功,

耳穴:神门、交感、心、肺、脾、肾耳垂放血0.5-1ml。

同时注意生活起居,勿久居潮湿之地;饮食应清淡,节制肥甘厚味;适当选择气功、太极拳等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太溪   互为表里   曲池   睡眠   耳穴   厚味   丰隆   辛夷   呼吸   胸腹   血海   西医   中枢   肌肉   瘀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