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付出行动,再改变态度

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态度变了,我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没错,当我们了解到早起、锻炼、自律是多么爽的之后,我们会做出一些行为上的改变(也可能很快就放弃了,不过这就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了)。


再就是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行为,当你心情不错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干劲十足,心情低落的时候,看上去就无精打采。


我想让你知道的是,我们的大脑喜欢一致性,所以它会让我们的行为和态度达到平衡、统一的状态,态度会带动行动,这没错的,但反过来,行动也能够带动你的态度。


相比于行为而言,大脑更喜欢改变态度


一位僧侣说过:“有时快乐源自笑容,但有时笑容源自快乐。”


事实上,我们的情绪不仅影响着身体,身体反过来也影响着情绪。


哪怕你只是皱下眉,或者礼貌性地微笑一下,你体内的化学物质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反映你脸上的表情。


有了这个认知,或许你的很多烦恼都能够迎刃而解。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皱眉耷眼,可以试试抬头挺胸,不要一个人宅着,出去运动一下,转换一下思维,用行动来改变你的态度或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演员仅靠表演,不论扮演何种角色,常常都会入戏,因为面部表情反馈会影响你身体其他部分,实际上,你的身体会根据你的表情,来分泌化学物质。


威廉姆·詹姆斯曾说过:

吹着口哨壮胆不仅是说说而已,反而没精打采地坐一整天,叹气,用抑郁的口吻回应一切事物,你的悲哀感也会挥散不去,舒展眉头,睁开双眼,抬头挺胸而不是弯腰驼背,用自信的口吻说话,给予他人优雅的赞美,如果这样都不能融化内心的坚冰,你真是铁石心肠。


我再来说一个我以前提到的概念,叫做“行动兴奋”,它主要的意思是说:人的干劲来自于人脑的一个叫做“伏隔核”的地方,所以一个人有干劲,就是他的伏隔核兴奋,只要你开始行动,立刻着手去做,就能够刺激伏隔核。


所以我经常会说,“先做五分钟再说”就是这个道理。


不是等你有了状态再去做,而是先做五分钟,状态自然就来了。


无论是“行动兴奋”还是前面根据面部表情影响情绪,都表达的是:行动可以影响态度。


泰勒老师就强调这一点:必须从行为上做出改变,否则态度就会很快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经常刷鸡汤文却始终做不出改变,因为他们只是享受阅读时的颅内高潮,而没有付出即刻的行动,这样大脑就会做出调整,他们的态度很快就会恢复到阅读之前的水平。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马瓦·科林斯的话:

我觉得也许是父母和他们的坚韧造就了如今的我,我的意思是说我想像我父母和外祖父母一样成功。在那个年代,黑人成功是很罕见的,我觉得是他们的决心使他们走向成功,我们总是挺起胸膛面对一切,我刚才说到,我比妹妹大14岁,但如果我们走进教堂时没有昂首挺胸,我妈妈会说,“你们今天怎么了,怎么低着头走路。”,她会在我上学的路上冲着我喊“抬起你的头”,我常常听到人们对我妈妈说,“我总能在操场认出你家孩子”。我们就是在这样自尊自爱的环境下长大的。


“知道”不是“知道”,“做到”才是“知道”。付出即刻的行动,才能够改变你的态度或是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泰勒   詹姆斯   态度   干劲   口吻   面部   认知   大脑   抬头   兴奋   情绪   表情   身体   状态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