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可怕的“学生思维”?

有段时间,“学生思维”成了知乎的热门话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学生思维”,但可怕的是我们存在某些“学生思维”却不自知。

01 需要人教

这段时间在实验室里跟研三的A学姐学习实验,前两天A学姐所在课题组的一位博士师姐B,让A学姐去那边实验室教她做实验。

A学姐听了之后有些不悦,因为已经教过博士师姐B好几次那个实验了,但博士师姐还是请求A学姐再过去教一遍,说自己不会,怕出错。

很明显,A学姐并不想去,而且也有自己的实验要做,并不是大闲人。

要教的那个实验我也看过,虽然对那边实验室来说是一项新的实验,但其实并不是很难,而且试剂公司都会有详细的说明书,既然A学姐已经教博士师姐B好几次了,其实她自己梳理一下,再好好看看说明书,完全可以自己做出来。

博士师姐的这种表现,让人十分怀疑她是怎么考上博士的?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能遇到很多人,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需要人教”的学生思维。

其实很多东西,你不会很正常;但是,你凡事都问,那就一点都不正常了。

因为现在的时代,你有太多太多渠道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遇到一个问题你不会,最起码你可以去百度吧。

但现实是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立即求助于别人,即便那个问题的答案百度一搜就知道了。

如果你凡事都问别人,把别人当百度,无疑,时间久了,没人会愿意再帮助你。

因为和你相处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你要知道,别人的时间并不是一文不值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遇到问题,你都不能请教或者询问别人。

只是在询问别人之前,你需要自己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我是否可以自己解决?通过什么渠道搜集信息?怎么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你已经解决了问题,就不需要再询问别人了。

如果没有解决,这时候再求助,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你的问题,明确说出你的诉求,同时也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把他当百度,当对方察觉到自己在你心中的价值,对方会很乐意教你,因为教你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极大地增强他的成就感。

人都喜欢有用的自己,不是吗?

你有哪些可怕的“学生思维”?

02 必须要和别人在一起

从小到大,你总能看到一些人三五成群。有些感情要好的,上课、吃饭、甚至连上厕所都一起去。

当然,不是说和别人一起不好,你身边有些要好的朋友,最起码证明你的人际关系还不错。但很多人往往是没有自我,不加分辨与选择的,凡事都与别人在一起。

他们怕离群的自己尴尬,久而久之,即便他们知道和有些人在一起很浪费时间,但是他们也不会选择说“不”。

你所谓的合群,只是为了一味迎合别人,其实是一种浪费生命。

当然,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在与别人打好交道,是在管理自己的人脉。

人脉关系的本质是彼此价值的交换。

如果你自己的能力有限,你得到的人脉必然有限,会帮助你的人也必然有限,对方得不到相应的价值,便不会给你提供长期高质量的帮助。

你总是要学会独自成长,即便你身边有很多人,但其实没有人可以帮你完成这个过程,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总是要自己去经历。

所以,把那些和别人一起做无意义事情的时间,都用去独处吧。

学会在孤独中增值提升自己,相信你的人脉不请自来。

03 用时间去换钱

很多人在大学会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家教、发传单、出礼仪……

不是说做兼职不好,至少你比那些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打游戏看小说的人,要好很多。

但是,有些兼职,你付出大把时间却赚的很少,并且对你未来的工作或者精神滋养都毫无益处,这样的兼职真的很“廉价”。

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做这样的兼职?

很显然,你可以在当下立即看到它的短期回报。

但是,如果你用这部分时间去学习、提升自己的某些技能或者专业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很快见效,而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加使得“提升自己”这一选择的未来收益,在当前的你看来,变得遥不可及。

对我们来说,学会延迟满足,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宁愿去累死累活地发传单,也不愿意投资这部分时间去提升自己。

他们只能看到“廉价”兼职带来的那点唾手可得的兼职费,却看不到“提升自己”带来的远期精神和物质财富。

你有哪些可怕的“学生思维”?

04 害怕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

你害怕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吗?

相信很多人别说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即便看到更优秀的人都会望而却步。

不是因为优秀的人高不可攀,而是因为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他们的行为思想观念必然会逐渐影响你。

如果你身边有个更优秀的人,看着他每天的精神状态,不改变吧,你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改变吧,你就要远离堕落颓废的肥沃土壤。

但其实你的内心是抗拒的。

想一想,如果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可能:你没有了打游戏、看小说的时间,你没有了刷剧的时间,你没有了恣意颓废的时间,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意味着你要做出改变,但你不得不承认,其实你的内心告诉你:你一点儿也不想做出改变。

其实也很正常,因为相比于做积极的事情,打游戏看小说,哪怕只是什么都不干在床上躺着,都更让你愉悦。

所以,其实很多人在内心里是害怕变得优秀的。

只有那些真正不惧怕与更优秀的人为伍的人,真正想变得更优秀的人,才能变得更优秀。

05 你以为只有这么简单?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以上四种“学生思维”,其实都只是表象。

隐藏在其背后的底层规律,其实是人类的逃避思维

人类其实是一种很意思的生物,你的心理也远比你想象的更加狡猾

为了逃避思考、逃避自我探索的受挫、亦或是仅仅为了逃避自主学习,你会习惯于需要人教,你会习惯于做一个伸手党。

为了逃避孤独、逃避离群的尴尬、逃避独处的空虚,你会习惯于和别人在一起,即便知道那样自己一无所获,即便知道一味讨好世界的自己连自己都有些嫌弃。

为了逃避提升自己、逃避让自己无所事事,你会很狡猾地选择做“廉价”兼职来让自己看似忙碌,看似收获颇丰,即便你知道做这些几乎对你以后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一点用处都没有。

为了逃避变得更优秀、逃避改变,你会很狡猾地选择远离那些优秀的人,同时也远离可能变得优秀的自己,远离因为自己不优秀且不想优秀带来的自责。

很显然,你存在这些思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自己思维的不自知,你的不自知其实也不算很可怕,更可怕的是你在知道之后依然选择麻木地维持原状。

你在逃避些什么?

为了逃避,狡猾的你做了哪些看似合理的事?

现在开始,直面那些你一直在逃避的事吧!

你越逃避,离优秀的你越远。

那些真正优秀的,都是敢于直面逃避的人。

读完本文,如果觉得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

想阅读更多内容,欢迎到我的微信公众号:晨长进行时 逛一逛,专注分享学习、读书、成长、软件工具、科研等方面干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人脉   可怕   思维   学生   师姐   狡猾   廉价   要好   兼职   害怕   事情   博士   身边   优秀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