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沉浸于负面情绪之中,人们好像就有了逃避一切的借口。


一切事情他都可以用“我现在心情很不好、我没有任何的动力”作为理由,来进行拒绝。


同时,一切的自我放纵,也可以用“我心情很差、需要调节”作为理由,来去实现。


01

自我同情的缠绕


自我同情,这个概念非常的复杂。这是一种含有自我理解、自我升华、情节代入、侥幸幻想性质的自我同情。


负面情绪”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概念。大体上,它指代的是一种压抑、痛苦、无助、悲伤、愤怒等诸多情绪混杂在一起的状态,你在此时心境是低落的、消沉的。


一方面,负面情绪通常因我们在外界生活中受挫而产生,这种情绪状态大体上是令我们“不舒服”的。


所以我们才用“负面”这个词汇来给它们命名。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站在超越二元对立的层面来看待情绪。


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令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和自己的链接。


你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回忆和体验那些不好的感受。


是因为此时你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和自己的链接的,你能感受到“我与自己同在”。


02

内心的创伤时刻提醒我们


为什么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能够让你建立和自己内在的链接呢?


很简单,因为我们多数人内心都有着无数的创伤。


所以假如你链接到了内在的自己,那么你链接到的其实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充满痛苦的对象,你链接到它,你就链接到了痛苦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想建立和内在自我的链接,那么通达这条道路的方式,就是体验痛苦。


痛苦能够激活和唤起、你内心那么受过诸多苦难的小孩。


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会自残,古代也有一些很多人是通过苦行的方式试图获得解脱。


这就是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平庸而无聊的,强烈的痛苦能够令我们的大脑变得清醒,让我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理性上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谁,你就是当前这个肉体的存在。


但是在叙事上,我们却要在“关键情节”中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假如要你撰写自己一生的自传,那么你必然写的会是自己经历了哪些曲折的、特殊的事件。


而不会把你每一天几点起床、出门后看到了什么,到公司打开电脑等这些事情写出来。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比如你是武松,你会用“打虎英雄”这个标签来定义你自己,但是你不会用“八点起床者”、“门口小吃店三年老主顾”、“粉色拖鞋持有者”等这些标签来定义和理解你自己。


尽管八点起床这件事在你一生中发生了几千次,而打虎这件事在你一生中只发生了一次,但你仍旧只会用这一次的事件来定义和理解你自己。


当一个人,他的人生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大部分都是创伤的时候,那么他就会用这些创伤事件,作为自我定义的标签。


我是“一个不被人爱的孩子”、“一个总是失败的人”、“一个为情所困的人”、“一个废物”等等。


寻找、体验、感受“我是谁”,这是我们的一个深层次的内在需求。


重复的体验负面的情绪,能够强烈的刺激到我们的“自我感”,此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谁,哪怕这个“是谁”的标签是负面的。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一个刚失恋的人会喜欢听悲伤的音乐、看悲伤的电影,其实这些音乐和电影本质上也是在帮助他重复的去体验一遍自己曾受到的创伤。


他能够代入悲剧电影的情节,从电影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对应角色;在悲伤的旋律和歌词中找到与自己的经历相似的关键词。


每一个关键词、每一个情节,都能够让他重新体验到一次他定义自己的那个标签,每一个体验到那个标签,就是一次自我理解、就是一次自我感动。


体验到这些标签、激活他的创伤性的经验,这些让他体验到自己存在的同时,也让他在自己的头脑内,获得了改写那些“剧情”的机会。


03

沉浸于负面情绪,自我同情


沉浸于负面情绪中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会连续的做着改变当初创伤性事件的白日梦。


或者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将过去的创伤事件解构、亦或是幻想在未来能够有不同的结果发生。


我们已经无法、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现实中改变那些创伤,但是在幻想中可以。


沉浸于负面情绪中,本质上其实是沉浸于改变创伤事件的意淫之中。


只是我们通过让自己沉浸于负面情绪,来“启动”创伤事件在我们体验中的“重现”。


情绪能够令我们的能深沉的代入那些情节,通过幻想发生一些改变的意淫,来达成一定程度的自我治疗。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从这一点上来讲,这就是“音乐疗法”、“舞动疗法”、甚至包括一些电影、电视剧也有心理治疗作用的根本原理。


因为这些疗法能够较之于谈话疗法,令你更深刻的代入过去的创伤。


然后通过构建新的情节,来改变你对过去创伤的理解、或者是给你制造一种更为强烈的“意淫成功”的印记,从而令你从创伤中走出来。


人们会沉浸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中,其实是想通过自我同情,来拯救自己,只是这种自我同情是朴素的、非系统性的,自我治疗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最后的话:


我们分析一个问题时,可以找到无数种不同的切入角度,但是如果仅仅以结果而论,我们无法对一个问题破局,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尝试着真正的去解决它。


人情绪产生的诱因,必然是来自外部事件的发生。


当你不再着眼于当前情绪的缓解,而是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时,这就意味着你已经迈出了自我拯救的、最踏实的第一步。


不要再沉浸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后台【留言】,让我来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意淫   负面   情绪   创伤   疗法   情节   悲伤   痛苦   定义   自我   幻想   事件   标签   链接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