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养猪”的故事点透中国股市:终于有人把A股不敢说的话说了

原创著作

关注

中国股市本质

中国股市是一个“资金市”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有资金堆砌起来的,股价节节攀升的背后就是资金不断累积或轮番炒作的结果。但是这一过程,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是有所不同的。美国股市可以用存量资金不断轮炒而抬升股价或维持股价(长期投资有长期投资的轮炒方式),而中国股市如果没有了新鲜资金的供应,马上就会陷入熊市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资的对象有较大的差异。

美国有很多上市公司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它们的股票常常被称为价值型股票;同时又有很多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深厚研发实力的高成长性公司,它们的股票常常被称为高成长型股票;这些股票可以使股市存量资金有很多挑选的余地,由于一时不可能都挑选完,而经济周期也不断会有轮转,这就导致存量资金在换股时可以继续维持股票的高价位。

又由于美国上市公司的质地普遍不错,即使股价高涨,其市盈率往往也能保持在15倍左右,使得存量资金不至于恐高离场,而外围资金也得以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于是如19世纪的铁路股、20世纪早期的钢铁股、50年代的汽车股、60年代的电子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药股、90年代的网络科技股等层出不穷,它们都代表着一个产业时代的经济烙印。

反观中国股市里的上市公司,多数没有投资价值而只有投机价值。它们大都是早期没有竞争实力而又需要到股市融资以维持部分垄断优势的国营公司,普遍都不具备很好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很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甚至低于一年期的储蓄存款利息率。

所以自中国股市发展19年以来,我们很难看到经济产业打在某些板块上的烙印。这些普遍质地不良的上市公司股票一旦被炒高,就会达到60倍以上的市盈率,进而导致大量存量资金纷纷出逃的现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大量劣质公司充斥于中国股市的结果。所以,中国的股市不是价值掌权的地方,而是资金称雄的地盘,谁的资金实力最强,谁就是市场的领导者,谁倡导的理念就会成为当时市场的主流,这就是“资金市”的最好写照。

如2003-2004年的大熊市中,基金重仓并倡导的“5朵金花”就取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而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基金猛力推动的大盘蓝筹股又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参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另一方面,股市运转是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的,这里的资金一部分直接被上市公司以股票的形式换走,一部分则被股市以税金、手续费、咨询费等名义消耗掉,剩下的部分才是用来维持股价上扬的。在中国股市里,无论哪一次牛市发生时都可以看到巨大的成交量,那都是过度投机和资金疯狂涌入的结果。

尤其是2006-2007年,管理层仅公募基金就批了8000亿元直接进场,沪指上涨到6124点,纯粹是中外资金合力助推的“资金市”效应;而一旦熊市来临,曾经再受宠的绩优股都会被拦腰斩断,这又是“资金市”的附属“价值”。

——所以,在无大量新资金进入二级市场时,大资金交易者不宜入场。

一个养猪的股市小故事

有一个村庄,村民们过着平静而简单的生活,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肉的人越来越多,于是猪肉价格攀升。

村民老赵想养猪肯定能赚钱,于是打算办个养猪场,但是办养猪场需要100元,老赵只有50元。

于是老赵向村里有钱人老郭借了50元钱。第二年猪卖了,老赵还了老郭的借款,还净赚50元。

这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金融形态:一方需要资金,另一方有富余的闲置资金。双方实现了对接,这就叫金融——资金的融通。

有资金的老郭将钱借给需要资金的老赵,双方形成了借贷关系。

老赵借钱办养猪场赚了大钱的消息传遍全村,于是想创业又没有足够资金的村民纷纷找老郭借钱。

这样老郭就成了专门用自己的钱借给别人获取利息收益的人,这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老郭专门借钱给人做生意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借钱的人越来越多,老郭很快就没有钱可供借出了,为了能有更多的钱借给别人赚取利息,老钱在村里发布了一条信息:

村民们都将家里的余钱存到老郭那里,老郭的资金额就迅速增大,这样他就从一个小型借贷公司变成了银行。

问题:为什么村民不把钱直接借给要用钱的人获取更高的利息呢?

①村民认为把钱放在老郭那里放心,老郭是大户嘛。而且老郭承诺可以随时来取。

②那些要用钱的人一来不认识这些有余钱的普通村民;二来一般需要资金的都比较大。

资金需求方要找普通村民直接借钱就要找很多人,这太麻烦,所以资金需求方宁愿找老郭借钱。

故事回到老赵身上,老赵赚到了钱,第二年决定扩大养猪场,需要200元,他手上只有100元,他又想向老郭借钱

于是:

这个新的养猪场就是老赵和老郭合资投资建设的。

老赵和老郭合资的养猪场生意越来越好,于是他们计划开10家分店,这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大约1000元。

老赵和老郭目前都拿不出这笔钱,又不想错失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于是他们发动村民们的参股。

有些小股东不像老郭那么有钱,入股的资金又不能退,有着急需要用钱的时候就抓瞎了。

而有些一开始没有入股的人,羡慕养猪场丰厚的分红,希望能成为股东。

于是他们每逢初一、十五赶集的时候,就在集市上开一个铺子供买卖股权的人交易,这就是股票交易所。

以上就是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

股市潜规则,你经历过几个?

1、看好不买一直涨,追涨买后变熊样

【剖析】希望在短时间内发大财(期盼过高的短期获利),或天天有钱赚。股市不是自己的银行,能每天提到钱。虽然股神告诉了我们年利30%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但你依然坚信你能比他做得更好。结果却相反。

2、气愤不过卖掉;卖后立即涨

【剖析】我们知道 犹太人 有一个二八定律,就是说,你犯的20%的错误,可能损失到你80%的资本。在牛市中也忌满仓。你能保证你不犯这20%的错误吗?因为你的错误导致了本金在缩小,那就让我们去规避这可能的20%吧。就是把你的本金分成10份,每次拿出你本金的10%去交易吧。

3、两选一必然选错,买的下跌,没买的大涨

【剖析】爱买低价股票。当行情来时,由于怕输,选股价不太高。如果跌了,也没有多少风险。其实我们在考虑风险的同时,还要考虑盈利,那就是说要找到风险小而上涨空间大的股票。股价的高低与盈亏无关是和资金介入筹码供给正相关,只有供给小,股价才涨得高。爱买低价股,整个一个舍本逐末。

4、选错后改正错误,换股,又换错

【剖析】在牛市里被冲昏了头脑,忙着数钱,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只有买和卖,我们花了太多时间研究买哪只股票,而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去研究买点,卖点,止损点,加仓点。除了买和卖,还应当休息即观望。这样我们就不会为不能按计划行事而烦恼了。

5、下决心不炒短线,长期持股,则长期不涨

【剖析】喜欢在下降趋势中进行补仓操作(买入股票后向下摊低成本)。下降趋势中进行补仓越补越亏,牛市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上加仓。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向上摊高成本,而不是摊低成本。

6、抛了长线,第二天涨停

【剖析】我们在一波行情来时,总是找各种理由来止赢。尤其是大盘刚开始发动时,牛股和大盘不可能同时启动,我们煎熬在大盘和个股不同步中。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住它的正常回档,就不会过早止赢,错过大段利润。

7、又去炒短线,立即被套

【剖析】靠耳朵炒股,不相信市场,认为人能战胜市场,明明个股趋势向下,更愿意相信这是机构洗盘,最后损失惨重。

创作文章不易,认同笔者观点的可以留个赞支持一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大家可以点击顶部关注二字,关注笔者!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我发消息,看到后我会第一时间帮你。

想学习更多干货,快来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国   股市   养猪场   熊市   本金   存量   牛市   股价   村民   大盘   上市公司   年代   资金   股票   故事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