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内科、外科、五官科…多种疾病都能用

保和丸是治食积之常用方剂,常用于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而引起的食积之症。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一书,是由半夏、陈皮、山楂、连翘等药材组成。


一、古方简介

保和丸,内科、外科、五官科…多种疾病都能用

【来源】《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18g,神曲6g,半夏9g,茯苓9g,陈皮6g,连翘6g,莱菔子6g。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脉滑。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病


【案例】某男,66岁,2001年10月初诊。患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阻塞性肺气肿6年,每年均因病情急性发作住院治疗。现症见:咳嗽、咯白黏痰,动则气短,形体削瘦,纳差乏力,舌质暗红,体胖大,苔白厚,脉滑略数。证属肺脾两虚,痰瘀阻肺,治宜健脾化痰,消积活血。药用:黄芪20g,白术、茯苓、地龙、陈皮、山楂、神曲、莱菔子各15g,半夏10g,红花10g,连翘12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7剂,咯痰大减,纳食增。继服7剂,神疲气短亦减轻,体重增加。嘱其继用黄芪、薏苡仁、大枣熬粥送服保和丸,早晚各服3g,1个月后停药。随访2年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张智勇.保和丸临证新用举隅.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48)


2.神经性呕吐


【案例】某女,19岁。患者因重感冒住院,经治疗而愈,继则出现恶心呕吐,食后1~2小时即频频呕出,甚则为黄色胆汁,有时不进食也恶心呕吐,身体瘦弱,伴心慌气短,动则加重,每日需补充液体支持。查:发育正常,营养差,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均正常,胃及十二指肠经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对症治疗,曾用爱茂尔、灭吐灵、阿托品、苯巴比妥、氯丙嗪、地西泮等西药,中药先后应用疏肝解郁、降逆止呕、通腑泻浊、养阴和胃、清热止呕等法,经治月余无效。呕吐严重时,被迫应用亚冬眠法,使患者入睡才能缓解。诊断为神经性呕吐。用保和丸加减,处方: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各15g,陈皮、连翘各10g,竹茹5g,每日1剂。


二诊:服药1周,恶心呕吐已愈。观察10日,未复发,痊愈出院。(郭炳森.保和丸加味治验.河北中医,1987,(3):20)


3.不能食肉症


【案例】某男,51岁。患者5年前因食不洁肉,引起呕吐、腹泻,以急性胃肠炎住院1周痊愈出院。后每因寒冷,饮食欠当,即脘腹不舒,便溏日3~4次,食肉更甚,故以素食调养。仅遗不能食肉,见肉即恶心欲吐,欲食而不能食,多处求医,久治不愈。主诉无不适,肝、胆、胰、胃、肠等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舌淡,苔薄白,脉缓。考虑病起于伤肉食,投以保和丸加味,处方:焦山楂20g,神曲、麦芽、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各10g,水煎服,日服1剂。


二诊:患者服药7剂后,见肉已不恶心欲吐,近2日少进肉食亦无任何不适。嘱其再进7剂,追访2年未复发。(郭炳森.保和丸加味治验.河北中医,1987,(3):20)


4.胆-心综合征


【案例】某男,52岁。1天前突发右胁剧痛,自服去痛片4片后症状未减,于次日又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急查B超示:胆囊炎;心电图示:快速心房纤颤。否认冠心病史,舌质红,苔薄黄,脉结代。西医诊断:胆-心综合征;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然患者服入即吐,难以受纳,且呕吐物腥臭,内夹杂未化之顽谷,腹满拘急。再审,患者体质羸瘦,知其中州本虚,柴胡、黄芩能伤中败胃,故难以受纳,转以健中行气为法。选保和丸加木香、瓜蒌、砂仁,1剂后得矢气并泻下一次,更进2剂后胁痛减,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消失,转为窦性心律。(王亚丽,等.保和丸新用.现代中医药,2002,(6):44)


5.高脂血症


【案例】某男,42岁,2000年11月12日初诊。诉体检发现血脂增高1年,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血脂增高, 总胆固醇6.69mmol/L, 甘油三酯4.72mmol/L,高密度脂蛋白0.54mmol/L, 即自行饮食控制。今复检仍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5.39mmol/L, 甘油三酯3.4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70mmol/L, 故而求治。观患者体质肥胖,舌质暗红,体胖大,苔白略厚,脉滑数。予保和丸8粒,日3次口服。


二诊:3月后复查, 总胆固醇4.65mmol/L, 甘油三酯1.7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94mmol/L。嘱其继续服用保和丸治疗, 随访体检2年, 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张智勇.保和丸临证新用举隅.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48)


6.神经衰弱


【案例】某男,38岁,于1998年10月6日初诊。患者诉近1年来失眠,曾屡服安神定志、补脑健脑之中药,以及镇静安眠的西药,疗效不佳,今前来本科求治。症见:精神萎顿,形体丰盈,夜不能寐,心烦转侧不宁,或寐而不深,头重浊,腹胀脘痞,胸闷多痰,汗多如油,呕恶纳呆,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红,苔腻微黄,脉滑。追询生活史,知其嗜喜饮酒,夜间好加餐进食肥甘厚味。辨证属食积中脘,胃气失和,郁而化火。治以消食导滞,和胃调中,清火安神。方用保和丸加味,处方:山楂、茯神、连翘心、荷叶各15g,神曲、半夏、陈皮、枳实、茵陈、竹叶心各12g,夜交藤2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宜清淡饮食,忌夜间加餐。


二诊:3日后,患者诉睡眠大有改善,胸闷脘痞减,汗少痰消。药已对症,效不更方,守方再进3剂而愈。(吴隆庆,等.保和丸新用.四川中医,2001,19(11):75)


(二)外科疾病


1.婴儿湿疹


【案例】某男,11个月,1996年3月20日初诊。患儿生后不久头部起疹发痒,渐扩展到面、颈、胸腹部,近日皮损加重,烦躁哭闹,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诊查:面部潮红,颜面、头皮、颈胸腹多处见粟粒大红斑、丘疹及水疱,部分破溃呈鲜红色糜烂面,渗液较多,舌质红,苔薄白,脉数。诊为婴儿湿疹。证属脾胃积滞,湿热蕴蒸,治宜清热除湿,健脾消导。方选保和丸加减,处方:白术、茯苓、连翘、陈皮、黄芩、神曲、炒莱菔子、焦山楂各5g,薏苡仁、白鲜皮、地肤子各10g。每日1剂,水煎频服。并用马齿苋60g水煎液,湿敷后,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搽。


二诊:服药5剂后,皮损减轻,大便通畅,已能安静入睡。继服5剂,皮损基本消退。(熊晓刚.保和丸加减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国医论坛,2000,15(1):35)


2.手足口病


【案例】某女,3岁,1999年4月18日初诊。患儿口腔、舌尖及手足起红色丘疹3天,伴发热(体温37.5~38℃),鼻塞流涕,食纳不佳,恶心呕吐,大便3日未行,尿黄而少,烦躁不宁。诊查:口唇内膜、舌尖及两侧手背、手指及足趾屈部可见散在米粒大半球形水疱,周围有红晕。诊为手足口病。证属内有食滞,外感毒邪,伤及心脾。治宜清热解毒,健脾消导。方选保和丸加减,处方:法半夏3g,陈皮、茯苓、连翘、银花、野菊花、大青叶、炒莱菔子、神曲、焦山楂各6g,生薏仁、蒲公英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上方3剂,便通热退,皮疹消失大半。继服3剂,诸症尽除。(熊晓刚.保和丸加减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国医论坛,2000,15(1):35)


(三)五官科疾病

鼻窦炎


【案例】某男,1.5岁。患儿自出生后,因覆被衣着过厚,常常鼻流黄色浊涕,服太极丸数丸,上症可得一时缓解,几日后复发如常,储纳差,睡眠好,二便正常。查:两鼻孔略红,唇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白欠润,指纹色紫,隐入气关。西医诊断:鼻窦炎;中医诊断:鼻渊。治则:消食导滞、清热宣肺。拟保和丸加减,处方:辛黄、三仙、茯苓、陈皮、连翘、枳壳、莱菔子、桑白皮各8g,半夏、甘草各3g。1剂2日量,日3次,口服。


二诊:服上方2剂后,浊涕明显减少。又服4剂,病愈,食亦转佳。随访1年未复发(丛丽.保和丸在肺系疾病中等应用.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3):27)。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加味   莱菔   脂蛋白   半夏   连翘   陈皮   茯苓   神曲   山楂   能用   手足   处方   大便   内科   外科   患者   中医   多种   疾病   案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