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报告单,你能读懂吗?医生一文带你读懂

就诊时,随着诊断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医生根据疾病发展而选择诊断技术,病理诊断是运用较多的一门技术,因为病理诊断的结果可以准确诊断及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临床上对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案一般都需要有病理学检查提供的依据。所以病理检查结果是医生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然而,有些患者的疾病病理检查单上显示的一些专业性的病理名词令很多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黎医生就来为大家揭开这层神秘的纱幕。

病理报告单中的“异常增生”

病理检查单中有些报告单上写上“异常增生”字样,异常增生是生物个体在各种因子的刺激使细胞分裂活跃,细胞数量增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称为异常增生。临床上分为轻、重、中三级对疾病发展的诊断。比如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生前大多会出现异常增生,所以及时发现异常的增生及治疗是大大降低相应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病理报告单,你能读懂吗?医生一文带你读懂

临床中常见的异常增生有:鳞状上皮异常增生、腺上皮异型增生。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多发生于食管、口腔、子宫颈、外阴的黏膜白斑及慢性皮肤病溃疡等,腺上皮异型增生多见于乳腺导管上皮、胃、胆囊、肝细胞、子宫内膜等。

病理报告单上的“原位癌”

病理报告单上写着“原位癌”字样,可能会把持单人吓了个半死,因为看到“癌”字会知道是不治之症。

原位癌又称为Bowen氏病,或上皮内上皮癌。通俗来讲,是皮肤或粘膜内尚未突破表皮或粘膜底部的上皮恶性肿瘤,没有发生浸润和远端转移的状态,所以称为原位癌。在临床上还不算为真正的癌症。

一般情况下原位发展缓慢或者不发展,但是若干年后病理检查显示为一种无规律的表皮增生,提示已经是真正的上皮内上皮癌了。

癌症是人们感到非常无奈又可怕的恶性疾病,因为癌症会发生转移,转移后是很难完全控制治疗,而原位癌却没有转移的可能性。所以,在病理报告单中发现有原位癌的提示,是疾病轻微的提示,通常医生会采取直接切除治疗,不需要做化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病理报告单,你能读懂吗?医生一文带你读懂

病理报告单中的“上皮内瘤变”

是局限于皮肤或粘膜上皮的肿瘤性病变,一般根据疾病的对应治疗。

病理报告单中的“分化”

分化是指肿瘤组织与人体相对应的正常组织,临床上分为高级分化、中级分化、低级分化,或者Ⅰ、Ⅱ、Ⅲ字样代表,一般来说分化越差,肿瘤发生恶变程度越高。

病理报告单上医生可疑性的用语

病理报告单中常见有“倾向为”、“考虑为”、“或建议重取活检”等可疑性的提示,这提示还不能准确确诊疾病的级别,但也不能排除,所以在提示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病理报告单提示“瘤样病变”

一般是一种非肿瘤性增生所形成的肿块,容易与真的肿瘤相混淆,容易被误诊。

病理报告单上的“癌前病变”

报告单上有这样的字眼提示,一般是指倾向癌变的可能性较大,所以需要重视。但是一般情况下,病理报告单上是不使用癌前病变字眼的,医生会用一些比较人性化的代名词,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疾病发生癌变的机率高;胰瘤性肠息肉的直径﹥2厘米时,发生癌变的机率较高;当宫颈上皮细胞长期持续感染HPV时,可以发生癌变。乳腺非典型增生、单纯的乳腺增生并不会发生癌前的病变,当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时,可能会发生癌前病变。

病理报告单,你能读懂吗?医生一文带你读懂

寄语:病理报告单上的这些专业术语,你通过这样的解说可以读懂了吗?读懂这些医用术语,就会发现病理医生给出的诊断可以让自己直观、准确疾病的真实情况。

我是黎医生,每天用简单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如有疑问,请在留言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病理   医生   可能会   导管   恶性肿瘤   原位   粘膜   字样   癌症   肿瘤   异常   提示   疾病   发生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