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事真讲究

刘悦

古人做事讲究。比如饮茶、做诗、作画,那讲究很多。讲究得有道理,能更好地支持主题立意;讲究得喧宾夺主了,也能横生出许多的趣味,要往好处说,这还是一种洒脱,是一种对功利的超越。

做事讲究是人和,从说话可以听出来。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遇到一位陌生的人,要分清年龄,确定称呼“贵庚”?就是你多大了。要是比自己年龄大的称兄台,比自己小的称贤弟。我写了一篇稿子请人指导“惠鉴、钧鉴、雅鉴、台览,也就是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讲究也是一个人的魅力基础,从走路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讲究。

在古代,“会不会走路”可是一个大问题。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古代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在古人看来,出行要迈“安步”,得走“正道”,应该“少避老”。出于礼仪的考虑,甚至出现男右女左“男女异路”的规定……

“安步”还是“疾趋”?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要求:“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古人对床榻都很讲究。中国的床文化,因此变得更为厚重而耐人寻味!中国的床,美在材质!俗语说:一世做人,半世在床。又有:日图三餐,夜图一宿。自古以来,床就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古人,对于床的重视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古代的床,倾注了匠人们很多心血,繁复的雕花,精致的绘画,可谓张张显雕刻,件件有画工。也倾注了卧睡之人的美好愿景,长命百岁,多子多福,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罗汉床,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也有用三块整板做成。罗汉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沙发。古人一般都把罗汉床陈设于厅堂待客,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十分考究。

弹琴在古代就是一件雅事,是一件有点稀罕的事。从史籍文献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对会弹琴的人是相当敬重的,文献中有名有姓的弹琴者,基本上都是精神不凡、学识过人的高人。古人用重金买琴、用数十亩良田换一张琴的事情不少见。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像模像样。

传世绘画中看到古人弹琴所处的环境,他们大都在景色优美的地方操琴,或空阔的水边空地,或孤松下的巨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旁边没有闲杂人等,除了一二与弹琴者一样风姿高迈的雅人,便是烹茶煮酒的童仆。完全符合“地清境绝”的要求。这样的场景,古诗中也很多见。

王维在《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见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命和精神,最依恋山水,而自然对人的教益也最大。

文献记载伯牙向成连学琴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道理。伯牙随成连习琴,三年以后,以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琴技都学到了。成连说要请他的老师方子春教伯牙,带伯牙乘船越海至蓬莱山。成连让伯牙在此等候,他去请老师,便留下伯牙一人在岛上,他自己刺船而去。许多天过去了,伯牙每天盼望名师驾临,可眼前只有苍茫大海、群鸟翔鸣。于是,在寂静而又气象万千的山水之间,伯牙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白居易一首《清夜琴兴》道出了真谛,“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漫漫人生路,人无信则不立。小事要讲究,大事更是要讲究,比如人没有诚信,将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做事讲究是一个人的根本,连诚信都没有,那么谁又会相信你呢?

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茂林修竹   月出   高迈   古人   童仆   蓬莱   讲究   贵庚   琴技   罗汉   中国   山水   文献   古代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