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根据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风动、痰阻、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在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既可单独出现,又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但其病因仍不外乎外感与内伤,因此治疗上仍可分为以下10型辨证施治。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风寒夹瘀证

风与寒最易兼夹,风寒乘虚入侵,伤及阳络,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导致血脉瘀阻。因其疼痛多位于头两侧部位,为少阳经脉所过,故为少阳头痛。其病情缠绵,经久不愈。久病人络,加之清空之府,位居于上,易受风寒侵袭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脉止痛。

处方:芎芷通脉汤。川芎、白芍、白芷、徐长卿、羌活各,柴胡、藁本各,当归、全蝎各,细辛,蜈蚣(研末冲服),甘草。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风热证

口干欲饮,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或浮数等为典型的风热证表现,风热之邪易上行侵袭清窍耳目,故出现头痛,呈胀痛、跳痛或刺痛,畏光等表现。

治法:疏散风热止痛。

处方:芎芷石膏汤。川芎、白芷、石膏,菊花,藁本,羌活。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气滞血瘀证

贼风乘虚而入,以致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行荣于脑,脑失所养而发为本病。头痛如针刺,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弦涩为典型的气滞血瘀表现。

治法: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处方:川芎,当归,赤芍,细辛,蚕沙,蝉蜕,五味子。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痰瘀阻窍证

这类患者素有痰积,又与瘀血相结而阻于脑络引发偏头痛。苔白或稍腻,脉弦或涩或弦滑为痰积之象,舌质淡暗或紫暗或有瘀斑为瘀血之象。

治法:涤痰祛瘀,通窍止痛。

处方:通天止痛汤。川芎、川牛膝、白芍各,当归、延胡索、钩藤、僵蚕、法半夏、胆南星、白附子、全蝎各。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方用药

瘀血阻络证

单纯由瘀血之邪阻于脑络而引起的偏头痛,头痛以刺痛为主,同时伴有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弦涩等瘀血表现。

治法: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头风饮。川芎,赤芍,蜈蚣,全蝎,白芷,柴胡,钩藤,威灵仙,白芍,甘草。

肝气郁结证

由于精神刺激而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所致偏头痛。发病前多有情绪波动,头痛多伴有眩晕;舌质偏红、苔薄,脉弦或弦细则为肝气郁结的表现。

治法: 舒肝理气止痛。

处方:加味越鞠丸(汤)。川芎,香附,神曲、栀子、苍术各。

肝阳上亢证

由于肝阴素虚,不能制约肝阳而致肝阳亢逆于上,扰于清窍,发为偏头痛。此证多由情志因素引发,失眠健忘、心烦易怒、情绪急躁是肝阳上亢的典型表现。

治法:平肝祛风,解痉止痛。

处方:宁痛散。白芷,甘草,炒川芎,炒川乌,炒僵蚕,怀牛膝。

肝风痰瘀证

由肝风上扰、风痰相兼、痰瘀互阻引起。因此头痛性质为波动性痛、胀痛、空痛或刺痛。伴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畏光眼胀,失眠心烦是肝阳上亢的典型表现;失眠心烦,舌暗、苔白

治法:熄风化痰祛瘀止痛。

处方:熄风化痰祛瘀汤。天麻、钩藤(后下)、当归、生地黄、法半夏、桃仁、胆南星各,川芎,白芍,陈皮、全蝎各。

肝经风热证

多因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致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久则郁而化火,循经上扰清窍,发为偏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质偏红,脉弦或弦涩是肝郁化火的典型表现。

治法:清肝泻火,熄风止痛。

处方:清肝熄风汤。黄芩、黑栀子、川芎、白芷、蔓荆子、菊花、柴胡各,白芍,夏枯草、钩藤(后下)。

气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证 气血亏虚导致清窍失养,属不荣则痛。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脉瘀阻瘀脑络,而致血瘀头痛。其中每因劳累而发作频繁,气短、少气、懒言,苔薄白,脉弦细为典型的气血亏虚的表现。

治法:养血散风,通络止痛。

处方:养血散风汤。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白芷,蝉蜕,僵蚕,甘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偏头痛   熄风   僵蚕   全蝎   肝气   白芍   川芎   柴胡   白芷   当归   甘草   气血   处方   头痛   典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