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布:学历越高,抑郁越少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布:学历越高,抑郁越少

近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0)》发布,学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专业技术人员抑郁水平最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主任陈祉妍介绍:从地区看,心理健康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东部地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以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的调查结果为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抑郁高风险的检出率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从户口看,农村户口人群与城镇户口人群之前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农村户口人群中抑郁高风险的检出率略高于城镇户口人群。从学历看,学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特别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更低学历人群。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布:学历越高,抑郁越少

从收入看,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月收入2000元以下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人群,但并未发现月收入水平中等与较高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陈祉妍说:“这显示收入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过低收入不利于心理健康,但在中等收入以上,收入的升高对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善。”从职业群体看,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以抑郁为例,抑郁水平最高的是无业/失业/退休人员,其次是学生群体,主体是大学生,再次是服务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和公司职员,抑郁得分最低的是专业技术人员。

从性别与年龄看,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比较微小,但年龄差异非常显著。研究将调查对象分为18-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以上四个年龄段,调查发现,抑郁和焦虑水平有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陈祉妍说:“18-34岁的青年的焦虑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这提示我们,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致力于大众健康知识传播,内容根据公开资料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线留言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抑郁   中国科学院   学历   心理   检出   高于   年龄段   中国   心理健康   户口   国民   群体   差异   人群   年龄   水平   收入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